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耕田二首·其一》
《耕田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举世竞干谒,俯仰丧其真。

性岂与人殊,难忘贱且贫。

遇境辄自信,行浊而志清。

此语非圣贤,大言以徇情。

性习本同源,明昧互相倾。

理必不胜欲,观浅乃无成。

凡夫贪着事,吾师之所箴。

有初鲜克终,岂不负生平。

长揖谢世间,决志归山林。

饘粥亦可食,努力事躬耕。

少者效勤劬,晨宵予在心。

但得无馀想,山水有知音。

(0)
鉴赏

这首诗《耕田二首(其一)》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上追求名利、丧失本真的现象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自然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首句“举世竞干谒,俯仰丧其真”描绘了当时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盲目攀附、丧失自我本质的景象。接着,“性岂与人殊,难忘贱且贫”则强调了人性的本质并未改变,即使身处贫困,也难以忘记曾经的困苦,体现了对人性深处的洞察。

“遇境辄自信,行浊而志清”表明了诗人面对外界环境时能够坚守自我,即使行为可能显得世俗,但内心却保持着高洁的品质。接下来的“此语非圣贤,大言以徇情”则表达了对那些夸大其词、追求虚名的行为的批评,强调了真实与真诚的重要性。

“性习本同源,明昧互相倾”揭示了人性中光明与黑暗的相互影响,暗示了人们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可能会迷失自我。“理必不胜欲,观浅乃无成”进一步阐述了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冲突,指出过于浅薄的追求往往导致失败。

“凡夫贪着事,吾师之所箴”提到了凡人的贪婪行为,并引用了佛家的教诲来警示世人。接下来的“有初鲜克终,岂不负生平”表达了对人生短暂、难以始终如一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避免空负一生。

最后,“长揖谢世间,决志归山林”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饘粥亦可食,努力事躬耕”则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能满足,重要的是通过亲自耕作来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少者效勤劬,晨宵予在心”表明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学习勤劳,无论早晚都放在心上。“但得无馀想,山水有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喜爱,认为山水之间能找到心灵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安仁挹仙亭

区区终日困尘劳,长恨仙山去路遥。

岂谓一朝供顾挹,坐令逸气出层霄。

(0)

寄尚志

孤城惨淡临寒水,战马不收眠陇底。

戍鼓吹角夜迢迢,霜月徘徊梦惊起。

遥知横槊兴方新,绿入沙场细草春。

憔悴谁怜苏季子,貂裘空复敝黄尘。

(0)

即事

劲敌谋应大,春来势转雄。

烽烟惊北阙,鼙鼓战东风。

雪舞愁云外,花飞泪眼中。

翠华行乐处,戈甲照寒空。

(0)

木犀

盘盘老桂树,金屑黄?松。孕此无尽香,袭袭乘西风。

幽人为延伫,古意滋无穷。

王孙招不来,西郊草蒙茸。

欲以遗远者,道阻嗟难从。

□□不忍替,揽之寄房栊。

梦魂恍而清,夜午超鸿濛。

常恐芳气歇,我恨何时终。

(0)

句·其二

若知瓦砾真成道,便觉珠玑不属君。

(0)

呈朱晦翁

三见先生道愈尊,言提切切始能安。

如今抉破本根说,不作从前料想看。

有物有常须自尽,中伦中虑觉犹难。

愿言克己功夫熟,便得周旋事仰钻。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