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西林寺》
《游西林寺》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十地初心在此身,水能生月即离尘。

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西lín
táng / shè

shíchūxīnzàishēnshuǐnéngshēngyuèchén

jīnzàijiélínzhōngshèxiàndāngniánhuìrén

注释
十地:佛教中的修行等级。
初心:最初的本心或坚定的信念。
水能生月:比喻心境清明如水,能映照出内心的明净。
离尘:超脱世俗,远离尘嚣。
再结:重新聚集。
林中社:隐居或聚会的场所,可能指隐士或志同道合者的聚会。
会里人:过去聚会中的人,可能指旧友或同道中人。
翻译
十地初心仍在我心,如同水能映照月亮远离尘世。
如今我们再次在林中聚会,多么羡慕那些过去的会中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游西林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回归本真的思想情怀。

“十地初心在此身”一句表明诗人对于佛教中的“十地”,即菩萨修行过程中所达到的十个层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而这种境界是建立在对现世身体的认知之上。"水能生月即离尘"则描绘了一幅水面映月、清净脱俗的画面,"水能生月"暗喻心灵的清澈,能够如同水面一样反射出月亮一般纯净无暇,而"即离尘"表明诗人通过这种自然之美,得以超越世间纷扰。

接下来的"如今再结林中社"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朋友在西林寺共度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可羡当年会里人"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聚会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参与其中人的尊敬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南徐从舅氏陈沧洲先生看月和韵

元霜捣得色凄清,珠比精华玉比莹。

几向人间分晦朔,方从天上见亏盈。

龙光气肃金山寺,海水氛迷铁瓮城。

我欲凭虚凌斗极,频招子晋夜吹笙。

(0)

月夜书怀

月色如湖水,幽光冷竹床。

怀人双泪湿,作客五更长。

烛影摇空壁,砧声碎晓霜。

不须怨飘泊,今夕始他乡。

(0)

秋旅·其二

城上高楼倚暮烟,乾坤秋思莽无边。

蟹肥甓社菰蒲水,酒熟盂城橘柚天。

心事几年羞狗监,人情何处挂龙泉。

今宵伏枕窥残月,书寄山妻亦黯然。

(0)

秋旅·其一

村村木叶下斜阳,百里云开见故乡。

萤火渐稀隋苑冷,蘼芜不死汉宫荒。

鲍照赋后尘封井,何逊诗成月满梁。

惟有野鸦惊客意,群呼飞向古雷塘。

(0)

东塔寺同顾司马晚饭

下马城东寺,衔杯夕照亭。

参军须尚紫,骑省鬓无青。

厨夜停斋鼓,溪风动塔铃。

老僧犹识我,此地昔曾经。

(0)

大慈寺饭

潜流略彴塞枯查,一径寒空远更斜。

树底泉声松子路,烟中人语梵王家。

因过竹院思留偈,未到钟时呼煮茶。

细雨霏微山下去,万针衣罥刺桐花。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