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何不飞去啄食玉山之禾穗,却同空城拾蝼蚁。
蝼蚁虽微,亦自爱其生。可惜城中人,阖室屠官兵。
官兵杀人不杀贼,擂鼓椎牛纵劫勒。
空城雀,何不飞去啄食玉山之禾穗,却同空城拾蝼蚁。
蝼蚁虽微,亦自爱其生。可惜城中人,阖室屠官兵。
官兵杀人不杀贼,擂鼓椎牛纵劫勒。
这首诗名为《空城雀》,是明代诗人苏景熙所作。诗中以“空城雀”为引子,借物喻人,表达了对战争残酷和无辜平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首句“空城雀,何不飞去啄食玉山之禾穗”,诗人以“空城雀”自比,感叹自己身处困境,却无法像其他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寻找食物。这里的“玉山之禾穗”象征着和平与富足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着,“却同空城拾蝼蚁”一句,诗人将自己与蝼蚁相比,蝼蚁虽小,但也有生存的权利。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人在战争中的渺小和无助,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蝼蚁虽微,亦自爱其生”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价值,无论大小,都应该被尊重和珍惜。这不仅是对蝼蚁的同情,也是对所有生命尊严的呼唤。
后两句“可惜城中人,阖室屠官兵”,诗人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残酷,无辜的平民家庭在战乱中遭受屠杀,这种悲剧令人痛心疾首。
最后,“官兵杀人不杀贼,擂鼓椎牛纵劫勒”揭示了战争的荒谬之处。在这样的混乱中,士兵们不仅杀害了无辜的平民,还滥杀滥捕,完全失去了道德和人性的约束。这不仅是对战争罪行的谴责,也是对人性光辉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空城雀”的比喻,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苏景熙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圣历如天永,台星傍日明。
西山来玉乳,北极浥金茎。
恭遇生申旦,政逢转泰亨。
春开傅内瓮,乐奏和朝莺。
夫子文章主,当今礼乐衡。
百川同学海,万国待于京。
民望夔龙相,天高辅弼名。
世家传作楫,公子学调羹。
绕户生荣气,通元懋德声。
筵排三乐畅,瑞蔼五伦呈。
忆昔廷抡士,当时物望倾。
惧为后世颂,愿展帝廷赓。
柳色晴初发,韶光淡不盈。
调元方寿国,千载有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