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之后建隆前,鱼烂瓜分且百年。
地辟天开崇帝学,河辉斗灿动星躔。
千龄必反人弘道,一念潜通圣即天。
叹息斯文今有幸,昭昭奎运岂徒然。
大中之后建隆前,鱼烂瓜分且百年。
地辟天开崇帝学,河辉斗灿动星躔。
千龄必反人弘道,一念潜通圣即天。
叹息斯文今有幸,昭昭奎运岂徒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马廷鸾的作品,名为《十月二十日客有言儒学事感而有赋》。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哲学和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儒学传承与个人修养之间关系的思考。
首句“大中之后建隆前,鱼烂瓜分且百年”通过时间的叠加,强调了历史的长河。"鱼烂瓜分"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这里指的是从唐朝的大中至北宋初年的建隆之间的漫长岁月。
接着,“地辟天开崇帝学,河辉斗灿动星躔”描绘了宇宙的宏大与自然界的运行。"地辟天开"意味着世界的创造和开启,而"河辉斗灿动星躔"则是对天文学现象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
“千龄必反人弘道,一念潜通圣即天”表达了时间与人的关系,以及儒学中关于修身齐家的理念。这里强调的是通过个人修养来实现与宇宙合一,体现出诗人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内在化。
最后,“叹息斯文今有幸,昭昭奎运岂徒然”则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感慨。"叹息斯文"表达了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而"昭昭奎运岂徒然"则是在反思个人在这悠久而辉煌的文化背景下的角色和使命。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邃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个人的影响力。通过对宇宙、时间与修养的探讨,诗中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对于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自我定位提出了深刻的启示。
轩辕征战后,江海别离长。
远客归何处,平芜满故乡。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
惆怅蓬山下,琼枝不可忘。
番禺万里路,远客片帆过。
盛府依横海,荒祠拜伏波。
人经秋瘴变,鸟坠火云多。
诚惮炎洲里,无如一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