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尽春光满范围,何曾有意欲探奇。
高低草木化生处,上下鸢鱼飞跃时。
道体晓然归老眼,诚明端的是生知。
点头底事无人问,潦倒龙钟撚断髭。
括尽春光满范围,何曾有意欲探奇。
高低草木化生处,上下鸢鱼飞跃时。
道体晓然归老眼,诚明端的是生知。
点头底事无人问,潦倒龙钟撚断髭。
这首诗《梅花百咏(其十六)悟道》由明代诗人李江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首句“括尽春光满范围”,以“括”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春光所覆盖,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接下来的“何曾有意欲探奇”,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并非出于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地被吸引,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
“高低草木化生处,上下鸢鱼飞跃时”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活动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高处的草木生长,还是低处的鸢鱼飞翔,都呈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不仅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感知力,也暗示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道体晓然归老眼,诚明端的是生知”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道”的领悟。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是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而获得的,就像老眼所见的那样,是自然而然的、不加雕饰的。这里的“诚明”指的是真诚而明晰的认识,强调了直接经验和内在觉知的重要性。
最后,“点头底事无人问,潦倒龙钟撚断髭”两句,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他似乎在说,即使自己有所领悟,却无人理解或关注,只能独自面对岁月的流逝,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这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兴来把酒杯,径欲连台拗。
聊用资吟哦,岂谓贪醉饱。
晨起秋思清,茶罢诗肠搅。
筠斋伫远思,诗筒驰速巧。
饷我晚田雀,如鹰初脱爪。
惠我长城句,如栋略无桡。
雀命虽甚微,饥驱亦良挠。
何异不农耕,而乃窃禄稍。
哦诗思陶谢,论交怀管鲍。
只消寄诗篇,断不厌煎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