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何来碧浪高,雷轰风猛怒相号。
任公不是寻常手,欲下沧溟钓六鳌。
湖上何来碧浪高,雷轰风猛怒相号。
任公不是寻常手,欲下沧溟钓六鳌。
这首明代佘翔的《题李孚台白水亭(其二)》描绘了一幅湖面壮丽景象。首句“湖上何来碧浪高”以疑问起笔,引发读者对眼前波涛汹涌的遐想,浪花之大仿佛超越了常态。次句“雷轰风猛怒相号”进一步渲染气氛,通过雷声和狂风的描绘,展现出自然力量的威猛与冲突。
诗人接着运用典故,“任公不是寻常手”,这里的“任公”暗指战国时期的大渔夫任公子,他以钓鳌的传说象征着李孚台的非凡气概和不凡志向。诗人借此表达对李孚台的赞赏,认为他有着超越常人的胆识和决心,想要在白水亭这样的环境中实现宏图大业,如同任公子欲钓取海中巨鳌一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赞美了主人公的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李孚台的期许。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