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抡的《踏莎行·秋入云山》,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开篇“秋入云山,物情潇洒”即设定了一种淡远而又充满诗意的情境,秋天的到来,使得山中万物都显得格外的潇洒和宁静。
接着,“百般景物堪图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每一处景色都是那么生动,如同画中一般,让人忍不住想要将其描绘下来。这里“百般景物”包括了山水、树木、花草等一切自然之物,而“堪图画”则是对这些景物的艺术化表达。
下两句“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具体描绘了秋天山中的景象。红色的枫叶铺满了山边,与碧云相接,而黄色的花朵则散落在幽静的岩石之下。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色彩和氛围,丹枫与黄花的对比鲜明,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色彩对比强烈。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白天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到了夜晚,明月高悬,更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深远之感。这里,“佳辰”指的是美好的白昼时间,“清夜”则是指那宁静而清澈的夜晚。
“一轮明月林梢挂”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月亮如同挂在树梢上一般。这个意象不仅让人联想到月光穿透林间的宁静与和谐,而且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两句“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松醪”是指古代的一种饮料,用松叶和米酿成,而“野人”则是指那些远离尘世、在山中过着简单生活的人。诗人常与这些野人约定,共同忘却世俗的羁绊,在大自然中交流关于清闲生活的话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云山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自由的深切追求。
萧条一陋巷,频日见马蹄。
归来稚子告,有客云将暌。
始知君其南,复叹我向西。
岂不怀念慕,吾亲书新赍。
曰吾五男子,爱惜无不齐。
所要立门户,安用同犬鸡。
龊龊守此客,驯驯恋此栖。
二季留左右,足以共挈携。
身许远就禄,幸又奉阿㜷。
今年还都下,路丧子与妻。
囊罄厌外役,进退类藩羝。
终当改江邑,傥得致音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