樯头飞去乌,夜夜啼声碎。
犹不如水禽,双栖向烟外。
烟外少分张,渚间多翳荟。
休同八九子,反哺人谁爱。
樯头飞去乌,夜夜啼声碎。
犹不如水禽,双栖向烟外。
烟外少分张,渚间多翳荟。
休同八九子,反哺人谁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樯乌》,通过对樯头飞翔的乌鸦夜晚啼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无依的情感以及对和谐伴侣的向往。"樯头飞去乌,夜夜啼声碎",这两句写乌鸦在船桅上飞翔,夜晚的啼叫声音细碎而哀伤,透露出一种孤寂和无奈。接着,诗人将乌鸦与水禽对比,"犹不如水禽,双栖向烟外",水禽成双成对,自在地栖息在远处的烟雾之外,暗示了乌鸦的形单影只。
"烟外少分张,渚间多翳荟",进一步描绘了乌鸦所处环境的孤寂和不自由,烟雾稀疏,洲渚之间草木丛生,增加了其孤独感。最后,诗人以"休同八九子,反哺人谁爱"作结,表达了对那些像乌鸦一样依赖他人的生物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无人理解、无人关爱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乌鸦的形象,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语言简洁,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