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
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
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
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
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
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
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佛教艺术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妙迹苦难寻”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难以捕捉的感慨,而“兹山见几层”则描绘了一种层次分明、境界迭起的山峦之美。
“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一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山峦的险峻和云雾的变幻之美,这里所谓“乱峰”,形象地描绘了山峰错落有致的景象,而“螺髻”则传递了一种蜿蜒曲折之感,颇具动态美。
“措意元同画”这一句,是诗人对唐代画家元同技艺的赞赏,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在观赏中所寄托的情怀。接着,“观空欲问僧”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于禅理的追求和向往,似乎想要从空寂无为之境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最后两句“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流露出一种淡然若素的人生态度,仿佛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必过于执着于世间纷扰,而是要心如止水,以观天地万象。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艺术追求。
句骊旧辽水,千载带辽阳。
古客曾何在,今人引兴长。
蒹葭馀败质,汀屿何苍茫。
饮练双长虹,横卧水中央。
几个无心鸥,冲波任翱翔。
战勋寻堞垒,世态惊沧桑。
惟此东流水,今古无閒忙。
积素漫两岸,流澌声琅琅。
谁能呼舴艋,捕彼鲤与鲂。
近树银为饰,远山玉作装。
凭舆愁峭寒,披裘且徬徨。
常时禁体诗,苦吟读书堂。
奚如眺揽馀,万景个中藏。
穹窿幔屋塞烟浮,宾客从容礼法脩。
鱼丽徵诗欣既醉,兕觥开宴咏其觓。
却教此日怀维翰,不比当年畏脱瓯。
告我后人勤缵续,祖宗德泽敢忘不。
乐奏名王起进觞,晶阳高映赭帷黄。
酪酥为酒当秋得,牛马输芹以谷量。
三爵尚贤奚侧弁,四侯观德鄙穿杨。
列朝政教周寰海,况是宗姻受泽长。
西山卫帝都,胜迹由来久。
兰若何纷夥,永安斯为首。
我来揽景概,正值新晴后。
朏明发御园,蚤食至岩口。
为境清且幽,苔磴篆蝌蚪。
远睇见窣堵,近却蔽林薮。
寻径乃得入,疑有山灵守。
豁然壶天开,佳趣无不有。
挂一恐漏百,为缩裁诗手。
林扃引清籁,巉岏抱复陡。
到山息俗念,穷探绝尘垢。
皈依礼法王,如闻狮子吼。
旋启来青轩,天藻瞻颜柳。
俯望畅心神,碧浪翻千亩。
稍憩栖云楼,岚烟羃纱牖。
但闻琴筑声,泠泠滴阶右。
桃源与北山,视此应觉丑。
徘徊不忍去,耽静亦物诱。
驾言返勤政,治理商臧否。
从无香山诗,非是相孤负。
骋游吾未遑,兹来亦其偶。
《初游香山作》【清·弘历】西山卫帝都,胜迹由来久。兰若何纷夥,永安斯为首。我来揽景概,正值新晴后。朏明发御园,蚤食至岩口。为境清且幽,苔磴篆蝌蚪。远睇见窣堵,近却蔽林薮。寻径乃得入,疑有山灵守。豁然壶天开,佳趣无不有。挂一恐漏百,为缩裁诗手。林扃引清籁,巉岏抱复陡。到山息俗念,穷探绝尘垢。皈依礼法王,如闻狮子吼。旋启来青轩,天藻瞻颜柳。俯望畅心神,碧浪翻千亩。稍憩栖云楼,岚烟羃纱牖。但闻琴筑声,泠泠滴阶右。桃源与北山,视此应觉丑。徘徊不忍去,耽静亦物诱。驾言返勤政,治理商臧否。从无香山诗,非是相孤负。骋游吾未遑,兹来亦其偶。
https://shici.929r.com/shici/JiYXkkj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