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坐东轩,直望西山曲。
白云蔼蔼至,雨我窗前竹。
兹晨惮隆暑,披衣废朝沐。
徙倚乘夕凉,清风散炎燠。
大象干流行,变化一何速。
日新谅无取,年长秪多辱。
古人善补过,嗟尔当自勖。
日暮坐东轩,直望西山曲。
白云蔼蔼至,雨我窗前竹。
兹晨惮隆暑,披衣废朝沐。
徙倚乘夕凉,清风散炎燠。
大象干流行,变化一何速。
日新谅无取,年长秪多辱。
古人善补过,嗟尔当自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东轩内所见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日暮坐东轩,直望西山曲”点明时间与地点,诗人独坐东轩,眺望西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白云蔼蔼至,雨我窗前竹”描绘了云雾缭绕、细雨轻洒的情景,赋予画面以动态美和诗意。
“兹晨惮隆暑,披衣废朝沐”表达了诗人对酷热夏日的厌倦,以及为了避暑而放弃日常沐浴的习惯,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适应。接下来,“徙倚乘夕凉,清风散炎燠”则展现了诗人利用傍晚的微风来寻求清凉,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舒适。
“大象干流行,变化一何速”通过自然界的规律与现象,引申出对人生变化迅速的感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思。“日新谅无取,年长秪多辱”则是诗人对自身成长与经历的反思,认为随着时间的增长,更多的是积累的挫折与教训。
最后,“古人善补过,嗟尔当自勖”借古人之言,鼓励自己要善于改正错误,不断进步,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轻调玉管倚江浔,子野风流自古今。
隔岸两人非旧识,入舟三弄即知音。
落梅曾洒临岐泪,折柳偏伤送客心。
别后关山多少恨,凭君传与水龙吟。
曾上高亭一振衣,江边落木带斜辉。
盈盈明月随潮上,片片征帆逆浪归。
眼底吴山临岸尽,天边楚树入云稀。
休□燕子如奇石,恐学零陵逐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