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靥欺霜,低魂诉月,睡余云鬓犹松。
却忆年时,翠微高处携筇。
杜娘身世真休说,倚银屏、惯听秋风。最悤悤。
绿艳红娇,酒醒无踪。
枯禅证后秋如海,甚愁根未断,色淡香浓。
冷到花心,情天万感都空。
横波漫照三生影,写飘零、付与惊鸿。镇惺忪。
吟遍瑶阶,梦遍璇宫。
浅靥欺霜,低魂诉月,睡余云鬓犹松。
却忆年时,翠微高处携筇。
杜娘身世真休说,倚银屏、惯听秋风。最悤悤。
绿艳红娇,酒醒无踪。
枯禅证后秋如海,甚愁根未断,色淡香浓。
冷到花心,情天万感都空。
横波漫照三生影,写飘零、付与惊鸿。镇惺忪。
吟遍瑶阶,梦遍璇宫。
这首《高阳台·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醉酒后的梦境与回忆画面。"浅靥欺霜"和"低魂诉月"形象地刻画了女子的娇美容颜和幽怨情绪,仿佛在月光下倾诉心事。"翠微高处携筇"则暗示了她曾与伴侣共游山林的往事,增添了诗意。
"杜娘身世真休说"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感慨,暗示她的经历坎坷。"倚银屏、惯听秋风"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孤独与寂寥,秋风似乎能听见她的心声。"绿艳红娇,酒醒无踪"描绘了酒醒后的失落,美景不再,佳人已去。
下半阕转入更深的情感层次,"枯禅证后秋如海"象征着女子内心的空寂,"愁根未断,色淡香浓"揭示了她对情感的执着与无奈。"冷到花心,情天万感都空"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体验,即使面对冷落,她的情感世界依然丰富。"横波漫照三生影,写飘零、付与惊鸿"将女子的影子比作惊鸿,表达她的飘泊不定和孤独。
最后,"镇惺忪"描绘了她始终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吟遍瑶阶,梦遍璇宫"则展现了她在梦境中寻找慰藉,反复回味过往的美好。整首词情感深沉,词境优美,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