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弟肖庭二首·其一》
《寄弟肖庭二首·其一》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亲丧尚土浅,游子怀帝乡。

每逢时节临,重我涕泗滂。

有弟幸可托,惟兄实无良。

中谋卜葬地,未审君否臧?

我言兹山佳,气聚风斯藏。

山川重盘礴,形势森开张。

翻翻龙蛇集,蔚蔚鸾凤翔。

东西极完密,前后分低昂。

明堂可万马,怀抱包洪荒。

纵未增福庆,亦可免祸殃。

似堪妥亲灵,此外俱荒唐。

进取贵果决,筑舍讥道傍。

尧时只一夔,竟克成大章。

缅怀父母恩,罔极齐圆方。

愿言罄所积,早得归山冈。

惟君当送终,而我遂显扬。

出处各尽道,庶可纾恐惶。

两年几寄书,报章杳茫茫。

北风重寄此,握笔情感伤。

(0)
鉴赏

这首元代刘鹗的《寄弟肖庭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亡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弟弟的牵挂。诗中,诗人身处异乡,逢年过节倍感思乡之情,尤其是想起兄长在丧事中的责任缺失,心中充满悲痛。他向弟弟推荐了一处他认为适宜安葬亲人的山地,描述了其山水形势的优美与吉祥,认为那里可以为亲人带来安宁,避免灾祸。

诗人引用尧时夔的例子,强调果断抉择的重要性,并表达自己愿意倾尽所有,早日将亲人安葬,希望弟弟能承担送终之责,而自己则能借此得到解脱。诗中还提及了长时间未能与弟弟通信的忧虑,以及此次北风吹来书信时的感伤情绪。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景物和讲述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至京喜仲芳尚在

不谓夏台畔,能留复至今。

朝廷宁仗汝,天地独无心。

北极瞻逾切,中原畏转深。

茫茫蓟门树,暝色满秋阴。

(0)

送钦水部·其二

青盖白云艭,尚书水部郎。

吏迎花底绣,窗发镜中樯。

不废穿林屐,时悬爱客床。

还思蓟门饷,飞挽正相望。

(0)

陵祀·其一

松楸何不极,复道见行宫。

剑佩千官月,桥陵万马风。

地回山尽拱,云合树俱雄。

白首先朝事,伤心涕泪中。

(0)

出塞

玉门关外草芊芊,碛里沙黄上接天。

固捍将军频按塞,车师校尉复留田。

自是书生无燕颔,年年金印妒龙泉。

(0)

友人毛仲章文学弃诸生隐居自适铜梁张使君有真逸之目须予诗阐之因成短歌一首

中丞积金倾五侯,有孙了不挂双眸。

手携束书废箸出,日与西京数子游。

自言生命无贵格,半幅青衫消不得。

但可人传毛氏诗,何须色喜庐江檄。

张卿采访过吴门,与生意气时相闻。

手题真逸榜茅屋,又见华阳陶隐君。

老夫月旦落人口,那用区区寻敝帚。

纵汝于名未尽忘,不在身前在身后。

(0)

史锦衣李勋卫邀饮显灵宫分体

缇帅不踏金吾门,子侯不爱平阳勋。

丰城巷西买山色,日有山人来论文。

其北琳宫创先代,深林往往栖白云。

道流颇类陆修静,有酒肯避陶徵君。

二侯飞骑四呼召,河朔故事君不闻。

冰弦再鼓动秋气,银烛数行催夕曛。

老夫华发忝祭酒,醉客朱眼同参军。

窗前系柳紫茸辔,砚底飞华白练裙。

黄冠手捧帝宸翰,彷佛五色烟絪缊。

茂陵玉碗亦自出,乐通金印何足云。

桑田已解沧海变,华胥倘道糟丘分。

明朝折简但致我,得醉何必皆同群。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