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三首·其三》
《山居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律诗

当轩唯有好溪山,卒岁无人共往还。

闲看白云生翠碧,静闻清磬落潺湲。

声将声入分犹易,空以空藏见即难。

此个不能收拾得,任随流水落人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山中,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情景。首句“当轩唯有好溪山”,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美好,诗人独自面对着窗外的溪流和山峦,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接着,“卒岁无人共往还”一句,透露出诗人可能在年末时分,周围已少有人来往,更显出山居生活的孤独与静谧。

“闲看白云生翠碧,静闻清磬落潺湲。”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景象,白云在翠绿的山峰间飘荡,清脆的钟声随着溪水的潺潺声传入耳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通过“闲”和“静”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享受与满足。

“声将声入分犹易,空以空藏见即难。”这两句则转入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声音之间的区分或许容易,但内心的空灵与物质世界的空无却难以直接显现,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与思考。

最后,“此个不能收拾得,任随流水落人间。”诗人感慨于无法完全把握和保留这种美好的山居生活,只能让它如同流水般自然地融入世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和翰林周先生酬诸君子之作

卓哉众君子,声利了不干。

良时足嘉会,况乃并二难。

春阳载和燠,烟光滴晴峦。

欣睹群卉荣,岂徒适吟观。

圣恩旷无际,民物皆阜安。

衣冠乐清暇,永此一日欢。

夫何晋人禊,增以忧恨端。

古今信逆旅,修短何足叹。

愿言策吾驾,词藻方波澜。

(0)

怀魏冢宰老先生

道学丧已久,民心因物迁。

圣贤不复作,病俗何由痊。

勋名竞夸诈,学术纷雕镌。

坎蛙不知海,孰障西流川。

天生魏夫子,力任斯道传。

知周庶物表,心契万古前。

文章周孔学,事业皋夔贤。

从容出处间,名与日月悬。

青山赋归来,白云当窗眠。

相思徒仰止,日夕东南天。

(0)

感寓·其十七

崇兰杂萧艾,薰莸本自殊。

妖秾世所尚,馨香独何为。

时无纕佩者,青青遗路岐。

殷勤理芜秽,勿为尘所欺。

(0)

春夜词

金鸭香消午夜天,粉墙西畔控鞦韆。

荼蘼梦怯春寒峭,起傍雕阑看月圆。

(0)

竹枝辞·其八

劝郎水底莫铺绵,劝郎石上莫栽莲。

水底铺绵绵易烂,石上栽莲根不坚。

(0)

舟次桐江柬士华兄

舣棹严滩下,相看两弟兄。

溪风与山月,都是客中情。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