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诉衷情令·其二》
《诉衷情令·其二》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词  词牌: 诉衷情令

嫩寒侵帐弄微霜。客泪不成行。

料得黄花憔悴,何日赋归装。楼独倚,漏声长。

暗情伤。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

(0)
翻译
微微的寒气穿透帐幔,带来一丝薄霜。旅人的眼泪无法成行落下。
我猜想那菊花一定憔悴了,何时才能整理行装回家呢。独自倚在高楼,滴答的漏壶声显得格外漫长。
内心深处的情感悄然受伤。这份凄凉,一半是秋天的萧瑟,一半是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注释
嫩寒:轻微的寒意。
侵帐:穿透帐幔。
黄花:指菊花,象征秋天。
归装:回家的行装。
漏声:古代计时器漏壶的声音。
暗情:隐藏在心底的情感。
一半悲秋:秋天带来的哀愁。
一半思乡:对家乡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诉衷情令(其二)》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作品。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乡的画面。"嫩寒侵帐弄微霜",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夜的寒意,以及词人被薄霜侵扰的孤寂感受。"客泪不成行",表达了词人离家在外,思乡之情难以抑制,泪水涟涟,无法成行。

"料得黄花憔悴"借黄花凋零,寓言自己远游他乡,身心疲惫,如同黄花般憔悴。"何日赋归装"则直接表达了对归乡日期的期盼和无奈,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楼独倚,漏声长",通过描绘词人独自倚楼,倾听滴漏声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漫长等待的情绪。"暗情伤"直抒胸臆,道出了词人心中的深深哀伤。

最后两句"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将词人的凄凉心境与季节的悲秋融为一体,表达了词人内心一半是对秋季萧瑟景象的感伤,另一半则是对家乡无尽的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浓郁的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早起

鸡鸣耿不寐,展转待明发。

童子看窗前,犹言有残月。

(0)

除夜

又逢除夜客西川,银烛金炉白发前。

却忆去年京邸夜,朝衣新试候朝天。

(0)

江行

两岸好山看不尽,一江烟水去无穷。

谁人为和沧浪曲,兴在空濛杳霭中。

(0)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其十三

四月行台暑雨过,方池无数长新荷。

贪观物意归来晚,杨柳薰风到面多。

(0)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玉井空传太华峰,何如方沼看新红。

浇培更有如船藕,渣滓都归浑化中。

(0)

重题五友五首·其四梅

花正开时节已过,祗留清影弄檐阿。

潇湘千里客归去,想忆花时思更多。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