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封书上子岗,别来化日又舒长。
只知电烛两经月,不觉星毛半欲霜。
竹叶照人凝盏滑,梅花撩客透篱香。
知他诗债曾偿未,料得寻春日日忙。
秋夜封书上子岗,别来化日又舒长。
只知电烛两经月,不觉星毛半欲霜。
竹叶照人凝盏滑,梅花撩客透篱香。
知他诗债曾偿未,料得寻春日日忙。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种深夜书房的静谧氛围,诗人在秋夜里封存着往日的书信,同时心中怀念远方的亲友。"别来化日又舒长"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离愁交织的复杂情感。
"只知电烛两经月,不觉星毛半欲霜"写出了夜晚的寂静,诗人沉浸于书房之中,甚至没注意到窗外的明月初霜,这里展现了诗人的专注与忘我。
接下来的"竹叶照人凝盏滑,梅花撩客透篱香"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夜晚的竹叶在月光下显得湿润而闪亮,而梅花的清香也悄然弥漫,穿过了围栏。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美好。
最后两句"知他诗债曾偿未,料得寻春日日忙"则透露了诗人的自嘲和对未来工作的期待。"诗债"在这里隐喻着诗人的创作负担,而"曾偿未"表明诗人还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期望。同时,诗人预感到自己要去寻找春天的灵感,每一天都将是忙碌的。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示,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思念、创作欲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宋亡江南无人才,文节一语千秋哀。
椒圃坪及建阳市,公所难者非一死。
死谢天下死可矣,存恢复想生乃是。
义旗不举心难明,但说余年报亲耳。
当公辛苦卜卦时,茫茫四海几人知。
人民城郭都如故,忍把兴亡归气数。
沧海今更几百年,卜卦砚尚能流传。
相看不暇辨真假,纷纷托兴留诗篇。
微物犹为后人重,大节得非公自全。呜呼!
宋亡死事尚有人,文信国外无公贤。
古华山寺高崔巍,旧有双松倚石埼。
灵根入地一千丈,老干插天数十围。
龙髯落落耐霜久,乔枝高处碍北斗。
晴昼常为风雨吟,三更或作蛟龙吼。
桃花坞下听松庵,亦有万木松与杉。
岂如此松有灵异,盖影常荫瞿昙龛。
松旁有大石,可以供偃仰。
篆字模糊绿苔长,游人到此倚枯筇。
坐听松风石床上,忽然动地声如雷。
惊涛怒卷沧溟来,琳宫贝阙恍摇撼。
山鸣谷应愁崩摧,此时股战胆寒裂。
坐使耳聋神气夺,得毋共工战斗酣,头触不周天柱折。
每逢匝月阴雨时,树下往往潜蛟螭。
人言白日飞霹雳,阴火烧死虬龙枝。
空心断节无遗迹,留得阶前听松石。
至今石畔多松脂,往往掘得红琥珀。
我来石上题新诗,沈吟却动千古悲。
沧桑历劫有迁改,何况草木荣与萎。
《惠山寺听松石歌》【清·杨绍基】古华山寺高崔巍,旧有双松倚石埼。灵根入地一千丈,老干插天数十围。龙髯落落耐霜久,乔枝高处碍北斗。晴昼常为风雨吟,三更或作蛟龙吼。桃花坞下听松庵,亦有万木松与杉。岂如此松有灵异,盖影常荫瞿昙龛。松旁有大石,可以供偃仰。篆字模糊绿苔长,游人到此倚枯筇。坐听松风石床上,忽然动地声如雷。惊涛怒卷沧溟来,琳宫贝阙恍摇撼。山鸣谷应愁崩摧,此时股战胆寒裂。坐使耳聋神气夺,得毋共工战斗酣,头触不周天柱折。每逢匝月阴雨时,树下往往潜蛟螭。人言白日飞霹雳,阴火烧死虬龙枝。空心断节无遗迹,留得阶前听松石。至今石畔多松脂,往往掘得红琥珀。我来石上题新诗,沈吟却动千古悲。沧桑历劫有迁改,何况草木荣与萎。
https://shici.929r.com/shici/jb4yLRkP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