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被鲛函,祗畏金石镞。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将军被鲛函,祗畏金石镞。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感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将军被鲛函,祗畏金石镞。” 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将军的英勇和坚不可摧的品质。"鲛函"指的是鮫鱼(一種有硬骨的魚),这里用来比喻将军被坚固的盔甲所护卫,而“金石镞”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流言蜚语(谗)可能带来的伤害的忧虑。"谗箭"比喻那些恶毒的诽谤和不实之词,而“一中”则指受到一次这样的攻击,可能会导致家族的灭亡,“成赤族”形象地描绘了血肉横飞的惨状。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 这两句诗赞美了古人诚实守信的品质,以及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之美。"簧舌"是古代乐器之一,这里用以代表古人的诚信;"巧韵"和"凄锵"则形容音乐之美妙,令人感动。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类美好事物的赞赏与向往,即使整天聆听也不感到厌倦。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 这两句则转而描述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变化。"起毫发"形容情感的微小开始,而"渐可离骨肉"则表达了这种情感逐渐变得深刻到难以割舍。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最后两句诗强调了寻找真挚友谊之人的重要性。"贤达心"指的是高尚和通达的胸怀,而"求人须任目"则意味着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必须要用自己的判断力去观察和鉴别。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那些可能破坏这种美好关系的恶行的忧虑。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音乐之美以及古人诚信品质的赞赏。
茅檐冷如水,落叶堆不埽。
林深日上迟,近午犹未冒。
忽闻咿哑声,篮舆远来造。
儿言此何客,貌古玉色膏。
心知定夫子,躧履仍著帽。
我居甚荒僻,好客鲜能到。
自非金石交,性不移湿燥。
谁能忘崎岖,于此修夙好。
贫家鸡黍窄,菜甲仅可芼。
属君又止酒,何以相慰劳。
寒窗数日款,但有相交导。
我姿虽不敏,敢不期勉蹈。
滔滔流俗中,往往皆媚灶。
看君闭户志,有力甚于奡。
衣单食不足,耻以饥寒号。
曰吾道当然,尚友古人操。
我虽因事归,未免斗食耗。
而君辱与游,何殊渭冲潦。
穷年语未卒,乃以将归告。
半百顾非遥,驱羸行往报。
《谢文显老丈见过》【宋·赵蕃】茅檐冷如水,落叶堆不埽。林深日上迟,近午犹未冒。忽闻咿哑声,篮舆远来造。儿言此何客,貌古玉色膏。心知定夫子,躧履仍著帽。我居甚荒僻,好客鲜能到。自非金石交,性不移湿燥。谁能忘崎岖,于此修夙好。贫家鸡黍窄,菜甲仅可芼。属君又止酒,何以相慰劳。寒窗数日款,但有相交导。我姿虽不敏,敢不期勉蹈。滔滔流俗中,往往皆媚灶。看君闭户志,有力甚于奡。衣单食不足,耻以饥寒号。曰吾道当然,尚友古人操。我虽因事归,未免斗食耗。而君辱与游,何殊渭冲潦。穷年语未卒,乃以将归告。半百顾非遥,驱羸行往报。
https://shici.929r.com/shici/hrYZ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