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唐 / 陆龟蒙   形式: 古风

将军被鲛函,祗畏金石镞。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0)
注释
谗箭:比喻恶毒的言论或流言。
赤族:指家族因罪名而遭灭门。
簧舌:比喻能言善辩、善于挑拨离间的人。
凄锵曲:形容悲伤凄凉的歌曲。
毫发:极小的错误或分歧。
骨肉:亲人,关系亲密的人。
翻译
将军被谣言所困,只惧怕那些尖锐的言辞攻击。
怎料诽谤之言如此锋利,一旦中计,家破人亡。
自古以来,流言蜚语如簧舌般狡猾,编造出悲凉动人的故事。
您听那悦耳的话语,整日聆听都觉不够。
最初可能只是微小的误会,渐渐地会疏远亲朋好友。
因此,明智之人懂得用心眼判断,寻求帮助时要审慎选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感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将军被鲛函,祗畏金石镞。” 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将军的英勇和坚不可摧的品质。"鲛函"指的是鮫鱼(一種有硬骨的魚),这里用来比喻将军被坚固的盔甲所护卫,而“金石镞”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流言蜚语(谗)可能带来的伤害的忧虑。"谗箭"比喻那些恶毒的诽谤和不实之词,而“一中”则指受到一次这样的攻击,可能会导致家族的灭亡,“成赤族”形象地描绘了血肉横飞的惨状。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 这两句诗赞美了古人诚实守信的品质,以及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之美。"簧舌"是古代乐器之一,这里用以代表古人的诚信;"巧韵"和"凄锵"则形容音乐之美妙,令人感动。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类美好事物的赞赏与向往,即使整天聆听也不感到厌倦。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 这两句则转而描述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变化。"起毫发"形容情感的微小开始,而"渐可离骨肉"则表达了这种情感逐渐变得深刻到难以割舍。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最后两句诗强调了寻找真挚友谊之人的重要性。"贤达心"指的是高尚和通达的胸怀,而"求人须任目"则意味着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必须要用自己的判断力去观察和鉴别。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那些可能破坏这种美好关系的恶行的忧虑。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音乐之美以及古人诚信品质的赞赏。

作者介绍
陆龟蒙

陆龟蒙
朝代:唐   字:鲁望   籍贯:江湖散   生辰:?~公元881年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你喜欢

曹桥

听得鸣鸠逐妇声,行人相顾各心惊。

夜阑云散天如洗,乞得曹桥一路晴。

(0)

春日途中五首·其五

微风急雪点微茫,渔浦江边上客航。

逆水趁潮如顺水,他乡送客似离乡。

(0)

雨中二绝句·其二

雨过山色青,风来水花白。

不是风雨来,何因见颜色。

(0)

寿母生朝四首·其一

堂成初见画檐新,碧瓦翚飞上綵云。

三尺宝台蒙锦帕,白狻猊顶翠氤氲。

(0)

谢文显老丈见过

茅檐冷如水,落叶堆不埽。

林深日上迟,近午犹未冒。

忽闻咿哑声,篮舆远来造。

儿言此何客,貌古玉色膏。

心知定夫子,躧履仍著帽。

我居甚荒僻,好客鲜能到。

自非金石交,性不移湿燥。

谁能忘崎岖,于此修夙好。

贫家鸡黍窄,菜甲仅可芼。

属君又止酒,何以相慰劳。

寒窗数日款,但有相交导。

我姿虽不敏,敢不期勉蹈。

滔滔流俗中,往往皆媚灶。

看君闭户志,有力甚于奡。

衣单食不足,耻以饥寒号。

曰吾道当然,尚友古人操。

我虽因事归,未免斗食耗。

而君辱与游,何殊渭冲潦。

穷年语未卒,乃以将归告。

半百顾非遥,驱羸行往报。

(0)

将至邬子

湖水冬犹壮,林烟晚更孤。

荒凉诗莫状,零落雁成图。

历历旧行路,萧萧新鬓须。

不知造物意,投老又何如。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