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黄花,向龙山高处,浅泛金卮。
秋容老圃堪赏,插鬓参差。
杨妃沈醉,苎罗更比西施。
可笑群儿,凡目品题,污却高姿。
千古陶家清兴,有何人提著,冷落东篱。
炎皇曾书,本草寿域仙蕤。
明堂月令,挺孤芳、四字标奇。
歌一阕,悠然自适,无弦琴是心知。
采采黄花,向龙山高处,浅泛金卮。
秋容老圃堪赏,插鬓参差。
杨妃沈醉,苎罗更比西施。
可笑群儿,凡目品题,污却高姿。
千古陶家清兴,有何人提著,冷落东篱。
炎皇曾书,本草寿域仙蕤。
明堂月令,挺孤芳、四字标奇。
歌一阕,悠然自适,无弦琴是心知。
这首明代杨慎的《汉宫春·菊席》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菊的画卷。开篇"采采黄花,向龙山高处,浅泛金卮",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菊花盛开在高山之上,诗人举杯浅酌,欣赏着这金黄的秋景。"秋容老圃堪赏,插鬓参差",进一步刻画了菊花的美丽和诗人对它的喜爱,将其插于鬓间,增添了诗人的风雅。
接下来,诗人将菊花与杨贵妃和西施相提并论,赞美其美艳绝伦,而批评那些眼光短浅的人未能真正欣赏其高洁品质,"可笑群儿,凡目品题,污却高姿",表达了对庸俗评价的不屑。
诗人接着追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感叹无人能像他那样领略菊花的清雅,"千古陶家清兴,有何人提著,冷落东篱",流露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炎皇曾书,本草寿域仙蕤",借炎帝之名,强调菊花的药用价值和长寿象征意义。
最后,诗人以"明堂月令,挺孤芳、四字标奇"总结菊花的独特地位,赞美其在四季中独放的风采。"歌一阕,悠然自适,无弦琴是心知",诗人以无弦琴自比,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欣赏已深入内心,无需外在的赞誉,只有自己能体会那份悠然自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菊花的高洁之美,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清雅生活的志趣。
黄云紫水秘寿乡,玄鹤随人化日长。
饮水餐英娱晚节,结蟠高会荐清觞。
五人眉发皆皓白,问其年华不可得。
我欲拟之羲皇人,羲皇之人无与敌。
大袖长衫类阮君,羽衣霓裳岂仙客。
尝闻潜修阮者流,草衣木食轻王侯。
修形炼气老益固,朝烟暮霞频吞吐。
笑傲泉石脱尘凡,指掌图书陈列数。
龟巢莲叶有馀适,鹤舞芝田常自得。
孝为安宅友为居,敬作章程慈作则。
我怀汝辈意轩举,欲借此会凭谁语。
莫谓五老擅奇芳,蒲坂有人还似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