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招讨李春野·其一》
《呈招讨李春野·其一》全文
宋 / 王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元田种玉不传方,春去春来野自香。

雁入燕云丹未反,笑援明月醉山阳。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奕的《呈招讨李春野(其一)》,创作于宋末元初。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元田种玉不传方”中,“元田”指的是原野的田地,而“种玉”则喻指播种或栽培珍贵的事物。在这里,“不传方”意味着没有固定的方法或秘诀,暗示诗人对自然界生长法则的尊重和顺应。

接着的“春去春来野自香”表达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美景,即便是无人照料,原野也会在春天自动散发出迷人的芳香。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力和自然界的赞美。

第三句“雁入燕云丹未反”中的“雁”指的是大雁,它们在迁徙时会穿越辽阔的天空,“燕云”则是远方的云端,“丹未反”可能暗示诗人心中某种期待或等待尚未实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就像大雁一样,无论多远,都不会忘记。

最后一句“笑援明月醉山阳”,“笑援”是指轻松自在地拉住,“明月”象征着清澈和纯净,而“醉山阳”则描绘了一种陶醉在大自然中的状态,似乎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与友人的思念一起,在月光下沉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美。

作者介绍

王奕
朝代:宋   字:伯敬   号:斗山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生辰:1293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猜你喜欢

次韵瑞臣春望

老更伤春滞帝城,海天南际是柴荆。

百花无主谁司命,一雨何悭急洗兵?

官道马骄新绿满,禁林鸦散暮烟横。

家家上冢知寒食,早晚山陵傥顾成。

(0)

俶玉石遗倡和叠韵见及因同城东风浴即事次韵

北风吹雁作行回,引得閒鸥日日来。

贫乏山赀难并隐,老输诗律敢量才?

古松历劫供谈麈,秋藕留花劝禊杯。

皮骨幸存得相对,莫挥尺涕为人哀。

(0)

朱二子涵留宿寓斋得诗四首·其三

伤时痛逝老尚书,闻说聪强渐不如。

别十七年千万绪,怕从公语且归欤!

(0)

蒉斋自塞上和前诗叠韵寄京师

观棋闻又入长安,金玦三年信誓寒。

雨夜梦回疑妇叹,竹林酒熟忆朋欢。

肯将龟筴从詹尹,倘爱钟鱼对懒残。

住惯烟波怕尘土,停云直北奈迷漫。

(0)

嘉州晚眺

锁院深深文学台,乌尤东望翠成堆。

黄箄激箭花溪下,紫墨笼山井灶来。

雨后峨眉钿笔扫,秋清佛脚镜奁开。

旋螺细路芭蕉里,曾吐车茵卧绿台。

(0)

驿柳用船山太史韵·其二

一线柔条翠染衣,年年攀折减腰围。

歌残金缕人何处,秋老天涯客未归。

枝带寒乌多北向,江涵旅雁尽南飞。

团圆皓月今宵满,倦鸟长途孰共依。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