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三洲隔弱流,凭谁移近锦江头。
天开混沌应重设,地拥穹窿不计秋。
岩溜储精凝玉乳,崖松笼月走金虬。
我来几度寻幽赏,谩把新诗记胜游。
海外三洲隔弱流,凭谁移近锦江头。
天开混沌应重设,地拥穹窿不计秋。
岩溜储精凝玉乳,崖松笼月走金虬。
我来几度寻幽赏,谩把新诗记胜游。
这首元代诗人李质的《三洲岩》诗,描绘了海外三洲与锦江之间的遥远距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向往与探索精神。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首联“海外三洲隔弱流,凭谁移近锦江头”,以“海外三洲”象征遥远之地,与“锦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空间上的巨大差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与探索欲。这里的“弱流”可能是指细小的水流或某种难以跨越的障碍,增加了诗境的神秘感。
颔联“天开混沌应重设,地拥穹窿不计秋”,运用神话般的语言,将自然景观赋予了宇宙创世般的宏伟气势。这里“混沌”指原始未分的状态,“重设”则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更新,表现出一种宇宙观的思考。而“地拥穹窿”描绘了大地的广阔与深邃,不计时序的变化,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与浩瀚。
颈联“岩溜储精凝玉乳,崖松笼月走金虬”,进一步深入描绘了三洲岩的自然景观。这里“岩溜”指的是岩石间的流水,“玉乳”形容其晶莹剔透,仿佛凝结的乳汁;“崖松”则是山崖上的松树,“笼月”暗示月光笼罩,而“金虬”则可能是比喻月光下松树的金色轮廓,或是松树本身在月光下的独特形态。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三洲岩独特的自然风貌,以及月光下景物的美丽与神秘。
尾联“我来几度寻幽赏,谩把新诗记胜游”,表达了诗人多次探访三洲岩,欣赏其美景,并以新诗记录下这次难忘的游览经历。这里的“幽赏”不仅指欣赏美景,也包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心灵的触动。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将自然之美转化为文字,传递给读者,使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三洲岩的自然景观之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