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弹长铗叹无车,独倚枯筇面碧虚。
兵破乡村人住少,火烧桥道客行疏。
云低天阔鹰呼隼,水落溪喧獭趁鱼。
东骛西驰归未得,明朝又是岁将除。
不弹长铗叹无车,独倚枯筇面碧虚。
兵破乡村人住少,火烧桥道客行疏。
云低天阔鹰呼隼,水落溪喧獭趁鱼。
东骛西驰归未得,明朝又是岁将除。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荒凉与萧索景象。"不弹长铗叹无车,独倚枯筇面碧虚"一句中,“长铗”指的是战鼓,“无车”则意味着兵车损失严重,无法再次出征。诗人“独倚枯筇”,显示了他的孤独与无助,而“面碧虚”则是对荒凉景象的描绘。
接下来的"兵破乡村人住少,火烧桥道客行疏"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对乡村造成的破坏,人烟稀少,桥道被焚毁,行人更是寥寥无几。这里诗人的笔触沉重,通过景物的描写反映出时代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云低天阔鹰呼隼,水落溪喧獭趁鱼"则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云低天阔"表达了一种空旷和寂静,"鹰呼隼"显示了鹰在高空中孤独地叫唤,而"水落溪喧獭趁鱼"则是对山谷中流水声与獭(一种小型哺鹿)捕食场景的细腻描写。
最后两句"东骛西驰归未得,明朝又是岁将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尽管他四处奔波,但却无法找到归宿之地。而“明朝又是岁将除”则是在告别旧岁,迎接新岁的同时,内心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废墟和荒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时代的无奈与哀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浅学长自鄙,谬承贤达知。
才希汉主召,玉任楚人疑。
年长惭漂泊,恩深惜别离。
秋光独鸟过,暝色一蝉悲。
鹤发生何速,龙门上苦迟。
彫虫羞朗鉴,干禄贵明时。
故国诚难返,青云致未期。
空将感激泪,一自洒临岐。
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
细枝青玉润,繁蕊碎金香。
爽气浮朝露,浓姿带夜霜。
泛杯传寿酒,应共乐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