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近沧浪水,堂深泰华莲。
光芒珠一粟,相貌佛诸天。
树老半无叶,僧閒谁问禅。
雨旸须大士,泽国屡丰年。
门近沧浪水,堂深泰华莲。
光芒珠一粟,相貌佛诸天。
树老半无叶,僧閒谁问禅。
雨旸须大士,泽国屡丰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慈感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祥和的寺庙景象。首句“门近沧浪水”暗示了寺庙地理位置临近清澈的河流,环境清幽;“堂深泰华莲”则以泰华山的莲花比喻寺内佛法高深,如莲花般清净。接下来,“光芒珠一粟”形容佛光微弱而神圣,如同一颗明珠;“相貌佛诸天”则赞美佛像庄严,仿佛天上神仙。
“树老半无叶”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老树,虽叶子稀疏但仍显生机,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宁静;“僧闲谁问禅”写出了僧人生活的恬淡与清修,无人打扰,专注于内心修行。“雨旸须大士”表达了对慈悲护佑的祈愿,希望雨露阳光都能得到大士(菩萨)的庇佑;“泽国屡丰年”则寄托了丰收的期盼,希望寺周百姓能因大士的保佑而年年五谷丰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慈感寺的宁静氛围以及人们对佛法和善的向往。
朝出飞狐塞,暮返云中营。
提携燕代卒,意气恣纵横。
屡奉天子诏,万里得专征。
霜风宝刀利,晓日炫朱明。
弯弧白象斲,重铠文犀成。
敌骑不敢向,三边尽知名。
裨校拥纛前,都护随镳行。
首功不足计,当为誇擒生。
乱离一饭奔走难,柴门长掩白昼闲。
垂堂有戒古所慎,从教世俗嘲痴顽。
羡君廿载吟筇友,高节曾经遮日手。
嶙峋但觉霜满怀,错落初疑月穿牖。
颠危必假厚意将,论功掖老殊家乡。
化龙缩地托灵物,刻鸠祝饐颁明堂。
晴泥暂屈溪桥去,布袜青鞋寻别墅。
诗成缓步藉敲门,飞落梅香残雪处。
平生密物拄媻姗,去如得之珠浦还。
结交自是羞少壮,用世要当超险艰。
秋风古驿三叉路,五斗折腰径须赋。
百钱留与阮郎看,咫尺康庄宜小住。
何时花柳满前川,邂逅相倚为忘年。
提携有地春未晚,试叩酒家坚宿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