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澄海楼观日出作歌》
《登澄海楼观日出作歌》全文
清 / 李元度   形式: 古风

重关险扼辽左冲,海防汹涌山巃嵷。

俯视一气青濛濛,天然形胜标崇墉。

我来正值秋阴重,楼登澄海携吟筇。

其高绝顶摩苍穹,云可观日同华嵩。

深宵久坐云雺雺,星沈月黑迷长空。

俄惊一线飞霞红,金波闪烁光熊熊。

阳乌跃出随飞龙,鲛宫贝阙看朦胧。

寥天一镜磨青铜,三神山路疑可通。

兹游奇绝冠寰中,气吞八表云荡胸。

便思万里乘长风,独倚神剑凌崆峒。

指挥净扫中原烽,此地况兼山海雄。

留都风景如镐丰,神州手奠扶尧封。

岂徒观海矜双瞳,好事翻笑东坡翁。

作诗祷市烦神工,蜃楼许看哀龙钟。

绮语变灭随飘蓬,何若骑鲸太白从。

霓旌导我双青童,六鳌晓策扶桑东。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元度的《登澄海楼观日出作歌》描绘了澄海楼的险峻地理位置和壮丽景色。首句“重关险扼辽左冲”展现了关隘的险要,紧接着“海防汹涌山巃嵷”则强调了海防的气势。诗人登楼远眺,“俯视一气青濛濛”,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胜之地犹如崇高的城墙。

秋阴重时,诗人持杖而上,直达楼顶,与苍穹相接。“云可观日同华嵩”一句,将日出的壮观与华山、嵩山相提并论。深夜静坐,星沉月黑,唯有飞霞一线破晓,金波闪烁,象征着阳乌(太阳)的升起。诗人想象自己驾驭神龙,遨游鲛宫贝阙,天地开阔,心境豪迈。

“寥天一镜磨青铜”形容天空如镜,而“三神山路疑可通”则增添了神秘感。诗人认为此地景色奇绝,足以傲视天下。他渴望乘风破浪,挥剑直指崆峒,扫除中原烽火,彰显了壮志豪情。

最后,诗人以留都风景媲美镐京丰美,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自嘲不会像苏轼那样仅满足于观赏美景,而是期待能有更宏大的作为。结尾处,诗人幻想有霓旌引导,与青童共游,象征着超凡脱俗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澄海楼的日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个人的壮志,展现了清朝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理想抱负。

作者介绍
李元度

李元度
朝代:清

李元度(1821年-1887年),汉族,湖南平江县人。字次青,又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年更号超然老人,清朝大臣,学者。生于道光元年(1821)。4岁丧父。18岁中秀才。二十三年以举人官黔阳县教谕。著有《国朝先正事略》60卷、《天岳山馆文钞》40卷、《天岳山馆诗集》12卷、《四书广义》64卷、《国朝彤史略》10卷、《名贤遗事录》2卷、《南岳志》26卷等。其中《国朝先正事略》,荟萃清朝一代有关文献材料,尤为巨著。还主纂同治《平江县志》,《湖南通志》。光绪13年升任贵州布政使,同年九月廿七日(1887年11月
猜你喜欢

新凉夜坐次彦明二首·其二

残暑金风改,中宵白露寒。

秋期来朔雁,野服罢齐纨。

蛩响喧阴壁,萤光点石栏。

荷衰叶更起,留伴蓼花看。

(0)

忧旱二首·其二

野人遗世虑,水旱独关渠。

垤鹳鸣何验,江龙饮亦虚。

田畴堪一哭,祷祀竟何如。

夜坐看星月,临风益叹歔。

(0)

游通真岩与数子商作思柳亭

荡舟缘西溪,风物始虚爽。

忽得通真岩,众喜得奇赏。

石壁倒千仞,洪涛漱中广。

通天贯灵窍,云气恣来往。

玉髓堕阴滴,莲花抱烟长。

居然神仙窟,所愧系尘鞅。

缅怀柳愚溪,千载寄幽想。

其人虽已没,精华尚星朗。

愿言作新亭,延此烟月党。

今古两悠悠,江波日东响。

(0)

湘山杂诗十首·其六玉虹泉

一条寒泉色,迤?穿石下。秋雨何处寻,犹馀白虹挂。

(0)

柳山诸诗八首·其五俟贤亭

古人不可作,高亭复谁俟。

赭衣供井税,寂寞循良事。

白日照闾阎,凭高堕清泪。

春风杂花低,何因见驯雉。

(0)

饮柳山上·其一

白日空山静,青春结驷来。

江横群水合,野阔万峰开。

柳子弦歌室,章公射饮台。

并馀芳草色,默默对衔杯。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