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法达偈三首·其三》
《示法达偈三首·其三》全文
唐 / 慧能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0)
注释
心迷:心灵迷失。
法华:指《法华经》,佛教经典,这里比喻深奥的佛法或真理。
转:变化,此处指理解和领悟的变化。
诵经:朗读或背诵佛经。
久:很长时间。
不明:不明白,不理解。
与义作雠家:与经文的真正意义相对立或冲突。
无念:没有杂念,心灵清净。
念即正:念头自然正确。
有念:存在杂念,心思纷乱。
念成邪:念头趋向邪恶。
有无:指‘有’和‘无’的概念,代表一切二元对立。
俱不计:都不去计较或执着。
长御:持续控制或引导。
白牛车:佛教中象征智慧、纯洁和解脱的交通工具。
翻译
心灵迷失在法华经的旋转中,心灵领悟则转变了法华经的意境。
长时间诵读经文却未能理解,反而与经文的真意成为了对立。
心中无杂念时,每个念头自然正确;心存杂念,则每个念头趋向邪恶。
既不执着于有也不执着于无,持续驾驭着那象征纯净的白牛车前行。
鉴赏

这段文字摘自唐代僧人慧能大师的诗作,体现了佛家禅理。首句“心迷法华转”表达的是当心灵迷失时,对《法华经》的理解会随之而转变;“心悟转法华”则是当心灵有所悟解时,对《法华经》的理解也会相应转变。这两句强调了内心状态与对佛理理解的密切关系。

接着,“诵经久不明,以义作雠家”说明即便长时间地朗诵经文,如果不能领悟其深意,便可能将文字表面的意义误用为自己的见解。这里批评了一种机械地背诵佛经而不求甚解的现象。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则是对心性与念头关系的阐述,意思是在没有妄念的情况下,内心自然归于正道;一旦有了私念,便容易走向错误的道路。这两句体现了佛教中“无念”即真如、本性的思想。

最后,“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表达的是对世间一切有无、是非的超脱态度,以及一种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心境。这里的“白牛车”象征着禅宗传法的一种方式,即如同骑乘白牛漫游,自由自在。

这首诗通过慧能大师的智慧和对佛理的深刻理解,揭示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正念与明觉达到解脱。

作者介绍

慧能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首·其七十一

昔年曾扣睦州关,负义忘恩当等闲。

见说吴音俱变尽,语言浑似广南蛮。

(0)

礼龙牙遁禅师塔

翠微际北腕头短,洞水逆流方到家。

年老脚跟宜著袜,不能随处蹈泥沙。

(0)

赠简上人

澹然人外趣,万事已无求。

花院春深讲,云山夏满游。

汲泉苔井晓,鸣磬竹窗秋。

别有幽期在,香灯老沃洲。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三五

爱圣憎凡,蜗牛上壁。凡圣情尽,独鹤下田。

向外驰求,乡关转远。

百尺竿头进得一步,脚跟下正好一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六

真灵无功,功超造化。真圣无相,相包虚空。

从权摄化,正按旁提。风行草偃,玉转珠回。

使人人向这里饱食味法味,惭愧。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四六

不知月之大小,不管岁之馀闰。

黑牛卧死水,癞马系枯桩。三年一闰,五年载闰。

衲僧须经得与么时节过,方可成自己岁功。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