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圣憎凡,蜗牛上壁。凡圣情尽,独鹤下田。
向外驰求,乡关转远。
百尺竿头进得一步,脚跟下正好一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
爱圣憎凡,蜗牛上壁。凡圣情尽,独鹤下田。
向外驰求,乡关转远。
百尺竿头进得一步,脚跟下正好一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爱圣憎凡,蜗牛上壁",诗人以蜗牛比喻执着于圣贤之境,如同蜗牛爬行般艰难却坚定。"凡圣情尽,独鹤下田",意味着超越世俗情感,达到超然物外的境地,像孤鹤飞翔在田野之上。
"向外驰求,乡关转远",揭示了追求世俗目标可能导致心灵迷失,离真正的归宿越来越远。"百尺竿头进得一步,脚跟下正好一锥",形象地说明修行者即使在极高之处,仍需不断精进,而根基稳固才是关键。
最后两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强调佛法的真实性和即时性,提醒人们当下即是修行,佛性即在心中。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关于放下执着、回归内心宁静的教诲。
萱花落尽北堂空,龙颔碑铭百尺丰。
鄹纥晚婚无徵在,孟光不嫁有梁鸿。
一官得子荣身后,四世看孙满眼中。
三酹生刍人似玉,故丘狐首此封崇。
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
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
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
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
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
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
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
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
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