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重相思,千里且命驾。
我家去游洋,相望才四舍。
偃息岂不思,吉服讵可借。
惟凭一雁翔,敢望双凫下。
日者闻琴堂,墨绶将解卸。
东阁领群英,胜游当首夏。
惠然访九仙,云物争迎迓。
拂石纳晚凉,秉烛娱清夜。
吉碑共摩挲,吉梦相矜诧。
物色故老言,赤鲤何年化。
题诗富锦囊,仙境为增价。
是地近吾庐,过从何未暇。
初传尚半疑,后信良多讶。
世态如浮云,炎凉更代谢。
高谊定不然,寄声来慰藉。
昔人重相思,千里且命驾。
我家去游洋,相望才四舍。
偃息岂不思,吉服讵可借。
惟凭一雁翔,敢望双凫下。
日者闻琴堂,墨绶将解卸。
东阁领群英,胜游当首夏。
惠然访九仙,云物争迎迓。
拂石纳晚凉,秉烛娱清夜。
吉碑共摩挲,吉梦相矜诧。
物色故老言,赤鲤何年化。
题诗富锦囊,仙境为增价。
是地近吾庐,过从何未暇。
初传尚半疑,后信良多讶。
世态如浮云,炎凉更代谢。
高谊定不然,寄声来慰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简延平李公足择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以及他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体悟。
诗的开篇“昔人重相思,千里且命驾”表达了古人对友情的重视,他们即便远离,也会不辞辛劳地去寻访。接着,“我家去游洋,相望才四舍”则描绘了自己与故乡的距离,不过是几里的范围内,即可看到彼此的居所。这两句充分展现了对亲情和友情的深切思念。
“偃息岂不思,吉服讴可借”表达了诗人在休憩之际,不禁会想起那些值得怀念的人和事。这里的“偃息”指的是闲暇时光,“吉服”则是美好的衣物,用来比喻那些珍贵的回忆。
“惟凭一雁翔,敢望双凫下”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通过书信(以雁鸟传递)与远方的朋友联系,期待得到他们的回音。这里的“一雁”和“双凫”都是古代用来比喻书信的词汇。
以下几句“日者闻琴堂,墨绶将解卸。东阁领群英,胜游当首夏。”则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听着琴声,感受着墨香渐渐散去,同时他也在参与文人雅集,领略各种才华横溢的佳作。
接着,“惠然访九仙,云物争迎迓”写出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他渴望能够探访那样的仙境,而那些云间的奇观异物似乎也在等待着他的到来。
“拂石纳晚凉,秉烛娱清夜”则是描绘诗人在傍晚时分,轻抚着石头感受微凉,同时点燃蜡烛,在清幽的夜晚中寻找乐趣。
“吉碑共摩挲,吉梦相矜诧”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回味,他不仅与朋友共同欣赏那些值得纪念的碑文,也在梦中与之交织,享受那种美好的感觉。
“物色故老言,赤鲤何年化”则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诗人提及了那些古老的话语,以及曾经听闻过的关于赤鲤鱼化成龙的传说,却不知那究竟是哪一年的事。
最后,“题诗富锦囊,仙境为增价。是地近吾庐,过从何未暇。初传尚半疑,后信良多讶”则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诗作珍藏在锦囊之中,以此来增加那仙境的价值。而他居住的地方与这仙境相去不远,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一直没有机会前往。这里也流露出一丝对传闻的怀疑和后来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友情、美好事物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五湖千里吞吴天,馆娃宫殿何悠然。
银山铁垒挽不动,万丈夕阳如血鲜。
野人固陋元不识,光芒夺眼眼无力。
长安路远人不来,信道举头惟见日。
煌煌火德千载期,赤帝之子张赤旗。
岁寒水冷自可畏,岂必夏盾同冬衰。
冯夷舞归惊且悦,幽壑沉沉忽金阙。
媚川谩道水含珠,照水讵誇虹贯月。
何处扁舟飞片帆,中有西子轻红衫。
想像玉颜人不远,杖头星斗寒相参。
走马白下门,投鞭谢公墩。
昔人不可见,故物尚或存。
问樵樵不知,问牧牧不言。
摩挲苍苔石,点检屐齿痕。
想此絓长樯,想此倚短辕。
想此玩云月,狼籍盘与樽。
井径亦已没,漫然禾黍村。
摧藏羊昙骨,放浪李白魂。
亦已同山丘,缅怀莳兰荪。
小草戏陈迹,甘棠咏遗恩。
万事付鬼箓,耻荣何足论。
天机自开阖,人理孰畔援。
公色无惧喜,傥知祸福根。
涕泪对桓伊,暮年无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