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七首·其二》
《感兴七首·其二》全文
元 / 陈高   形式: 古风

青山或可移,白石尚可转。

志士怀苦心,九死不愿返。

首阳饿仁贤,至今激贪愞。

汩罗沈楚累,千载悲忠蹇。

人生谁不死,身没名贵显。

胡为草玄人,美新思苟免。

(0)
鉴赏

这首诗《感兴七首(其二)》由元代诗人陈高所作,通过对比青山、白石的易变与志士之志的坚不可摧,以及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和汨罗江边的屈原,来探讨人生的真谛和道德的坚守。

首句“青山或可移,白石尚可转”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青山可以被移动,白石可以被转动,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可能改变。接着,“志士怀苦心,九死不愿返”则强调了志士们内心的坚定,即使面对九死一生的艰难困苦,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接下来,诗人引用了伯夷叔齐和屈原的故事,前者是周朝末年的隐士,因不满周朝的暴政而选择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后者则是楚国的大臣,因忠于国家而投汨罗江自尽。这两段历史典故,分别代表了对仁义的坚守和对忠贞不渝的追求,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最后,“人生谁不死,身没名贵显。胡为草玄人,美新思苟免”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生终有一死,但死后留下的名声和地位并非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标准。真正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坚守道德原则,即使面临困难和牺牲,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正直,而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荣誉和利益而妥协。

综上所述,《感兴七首(其二)》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对比,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价值、道德的坚守以及个人品格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能够坚持自我,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作者介绍

陈高
朝代:元   字:子上   号:不系舟渔者   籍贯:元温州平阳   生辰:1315—1367

(1315—1367)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猜你喜欢

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

王爵无细大,得请即为恩。

君求户曹掾,贵以禄奉亲。

闻君得所请,感我欲沾巾。

今人重轩冕,所重华与纷。

矜誇仕台阁,奔走无朝昏。

君衣不盈箧,君食不满囷。

君言养既薄,何以荣我门。

披诚再三请,天子怜俭贫。

词曹直文苑,捧诏荣且忻。

归来高堂上,兄弟罗酒尊。

各称千万寿,共饮三四巡。

我实知君者,千里能具陈。

感君求禄意,求禄殊众人。

上以奉颜色,馀以及亲宾。

弃名不弃实,谋养不谋身。

可怜白华士,永愿凌青云。

(0)

酬白太傅

太空秋色凉,独鸟下微阳。

三径池塘静,六街车马忙。

渐能高酒户,始是入诗狂。

官冷且无事,追陪慎莫忘。

(0)

楚歌十首·其四

惧盈因邓曼,罢猎为樊姬。

盛德留金石,清风鉴薄帷。

襄王忽妖梦,宋玉复淫辞。

万事捐宫馆,空山云雨期。

(0)

景申秋八首·其一

年年秋意绪,多向雨中生。

渐欲烟火近,稍怜衣服轻。

咏诗闲处立,忆事夜深行。

濩落寻常惯,凄凉别为情。

(0)

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洞命予赋诗因赠绝句

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

大隐犹疑恋朝市,不如名作罢归园。

(0)

逸句

木末上明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