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北山雨濛濛,锁断翡翠千万重。
茅檐剥啄鸟未散,练带野水来相冲。
土阶莎草如箭镞,冷透筼筜清入骨。
雷公挟斧渡长河,抛掷牟尼三百斛。
一身蒲柳寄天涯,白云何处栽胡麻。
江湖夏潦鱼鳖乱,锦袍夜月乘仙槎。
南山北山雨濛濛,锁断翡翠千万重。
茅檐剥啄鸟未散,练带野水来相冲。
土阶莎草如箭镞,冷透筼筜清入骨。
雷公挟斧渡长河,抛掷牟尼三百斛。
一身蒲柳寄天涯,白云何处栽胡麻。
江湖夏潦鱼鳖乱,锦袍夜月乘仙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开篇“南山北山雨濛濛,锁断翡翠千万重”两句,通过对连绵细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封闭而神秘的气氛,仿佛将自然界的美景都锁住了,让人倍感神往。
紧接着,“茅檐剥啄鸟未散,练带野水来相冲”两句,则是对初夏时节特有的生动场景的描绘。这里的“茅檐剥啄”,形象地表达了小虫在禾本植物上活动的声音,而“练带野水来相冲”则展示了一幅野水流淌、与陆地交织的生机勃勃图景。
下两句,“土阶莎草如箭镞,冷透筼筜清入骨”,通过对庭院中细小杂草和寒风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初夏时节感受到的凉意,以及这种环境给心灵带来的清澈与宁静。
接下来的“雷公挟斧渡长河,抛掷牟尼三百斛”两句,则充满了动态和力量。这里的“雷公”,可能是对天气变化的一种拟人化表达,而“抛掷牟尼三百斛”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情怀。
最后,“一身蒲柳寄天涯,白云何处栽胡麻。江湖夏潦鱼鳖乱,锦袍夜月乘仙槎”,诗人以“一身蒲柳”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人生状态,又通过对远方白云和胡麻的提问,以及对江湖中生物繁盛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和超然物外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在初夏时节的旅途感受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