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只解笑移山,未信移山不作难。
一昨月山三里外,先生掇取近栏干。
昔人只解笑移山,未信移山不作难。
一昨月山三里外,先生掇取近栏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其二十六)月山》。诗人在此通过描绘自己对友人园亭的参观体验,以及对景物的感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和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
首句“昔人只解笑移山”借用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能够轻易移山,以此来形容人们常常轻视甚至嘲笑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伟大事业。第二句“未信移山不作难”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畏艰难、敢于挑战自我极限的人或事物的敬意。
第三句“一昨月山三里外”描绘了一种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月山在昨日还是远离三里的景致,而第四句“先生掇取近栏干”则展示了诗人朋友喻叔奇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视,以及他将这种美好带入家园的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待,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自然美与个人力量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挑战自我极限的积极态度。
深巷方停下泽车,便惊佳气蔼庭除。
数声喜报檐前鹊,一颗光呈掌上珠。
兆应熊罴来梦日,庆随弧矢上门初。
因君破戒重开酒,佳话流传遍里闾。
醴泉乡中凤山秀,孕我景陵县太母。
庆源衮衮生公侯,忠孝承家数元舅。
元舅年过八十馀,发如皎雪颜如朱。
迩来谢兵奉朝请,出入特许乘安车。
手诏时来诏耆德,赐府潭潭帝城北。
锦衣公子开新堂,日领孙曾候颜色。
优游已似地行仙,眼看乔木上参天。
讲帏史局从公旧,愿保勋名到百年。
前舟已过青山趾,后舟犹驻沧江涘。
得风未可遽凌人,同在江湖作舟子。
欲去不去心茫然,耳畔彷佛闻鸣舷。
须臾相见谢相候,并行不碍波中天。
君不见前舟独行方坐啸,后舟向晚终须到。
又不见后舟载比前舟轻,反过前舟三日程。
活计平生系征舸,但愿风潮共安妥。
不惜朝朝望后舟,他人岂必相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