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郭幽居如画里,断林春水绿回环。
树连烟外啼猿寺,门对湖中过雨山。
送客马嘶清荫去,钩帘鸟度乱花还。
十年奔走风尘际,肯借凭阑一日闲。
背郭幽居如画里,断林春水绿回环。
树连烟外啼猿寺,门对湖中过雨山。
送客马嘶清荫去,钩帘鸟度乱花还。
十年奔走风尘际,肯借凭阑一日闲。
这首明代诗人周衡的《秀野轩诗(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首句“背郭幽居如画里”,点出居所位于城郭之外,环境清幽,仿佛置身于画境之中。接下来的“断林春水绿回环”则展现了春天来临,树林间新绿环绕,溪水潺潺,富有生机。
“树连烟外啼猿寺”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猿啼声和缭绕的烟雾,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氛围,寺庙的存在也暗示了文化气息。门前的景色更是迷人,“门对湖中过雨山”,湖光山色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令人遐想。
“送客马嘶清荫去,钩帘鸟度乱花还”描绘了送别客人的场景,马儿在清凉的树荫下嘶鸣,而鸟儿穿过繁花飞过,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最后,“十年奔走风尘际,肯借凭阑一日闲”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感慨,希望能在这秀美的环境中暂时忘却尘世的忙碌,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悠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处远离喧嚣的隐居之所,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元化陶钧外,中枢斗极边。
济时俱陟降,均逸暂蕃宣。
近辅城连十,东方骑累千。
亲欢主于适,时论老而传。
养志古何有,承颜能浩然。
君羹鼎味在,綵服衮衣联。
德表真希世,天伦略比肩。
名今万石最,学肯一经专。
相戒南陔养,赓歌棠树篇。
埙篪盛迭奏,金玉烂相鲜。
锡类迂深眷,怀归私自怜。
一闻诗礼意,特悟昔人贤。
开远故城长乐坡,三年从此送君过。
宦游不道相逢少,愁病何堪惨别多。
强敌犹知奉威信,巴童莫忘习中和。
庙堂应趋缁衣拜,少缓离亭白玉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