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孤树,寒乌夜绕之。
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
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
高飞犯霜露,卑飞触茅茨。
乾坤岂不容,顾影空自疑。
徘徊向残月,欲堕已复支。
南山有孤树,寒乌夜绕之。
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
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
高飞犯霜露,卑飞触茅茨。
乾坤岂不容,顾影空自疑。
徘徊向残月,欲堕已复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山中孤树的画面,通过寒鸦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孤独无依的情感。"南山有孤树"开篇点题,孤树的形象象征着诗人的独立与落寞。"寒乌夜绕之",乌鸦在深夜围绕着这棵孤树,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惊秋啼眇眇",乌鸦因秋意而惊啼,声音哀婉,反映了诗人心中的愁绪。"风挠无宁枝",秋风吹动树枝,使孤树更加动荡不安,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动荡和内心的不平静。
"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诗人寓言自己如同寒鸦,找不到安身之处,即将离去,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无奈和迷茫。"高飞犯霜露,卑飞触茅茨",无论选择高飞还是低飞,都充满了艰难和困苦。
"乾坤岂不容",诗人质问天地为何不能容纳自己,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自我价值的质疑。"顾影空自疑",诗人看着自己的倒影,内心充满疑惑和孤独。
最后两句"徘徊向残月,欲堕已复支",诗人独自在月光下徘徊,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但又无法阻止坠落的命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绝望和无力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孤树寒鸦为载体,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身处乱世,人生无依的境遇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芳菲春二月。正软红尘里,踏青时节。山川孕人杰。
好赤城丹洞,丰姿奇绝。云霄阀阅。
个精神、清如玉雪。
看谈兵议论,风霆舞剑,刚肠如铁。闻说。
年方英妙,已向城边,飞书驰捷。誓清击楫。
宁久此,淹车辙。
对花朝称寿,朱颜未老,尽有功名事业。
便张韩刘岳传名,何如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