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德载》
《赠李德载》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男儿当读五车书,辍业应须盖棺日。

人生事业要强学,譬彼欲耕须逮湿。

李郎落落奇丈夫,美玉应须作圭璧。

请将便腹包五车,汲汲讲摩如故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ǎi
sòng / zhānglěi

nánérdāngchēshūchuòyìnggàiguān

rénshēngshìyàoqiángxuégēngdǎi湿shī

lángluòluòzhàngměiyìngzuòguī

qǐngjiāng便biànbāochējiǎng

注释
男儿:指有志向的男子。
五车:继续形容知识丰富。
辍业:停止学业。
盖棺日:人死之时。
欲耕:比喻追求事业。
逮湿:土壤湿润,比喻准备充分。
李郎:对某人的尊称,这里可能是特定人物。
奇丈夫:非凡的男子,有出类拔萃之意。
美玉:比喻有才华的人。
圭璧:古代贵重的玉器,象征高洁和尊贵。
便腹:随时可用的知识。
汲汲:急切的样子。
讲摩:研习讨论。
翻译
男子汉应当博览群书,只有到生命终结时才能停止学业。
人生和事业需要不断学习,就像播种前土壤必须湿润一样。
李郎是个卓越不凡的男子,他的才华应该像美玉一样被雕琢成珍品。
他愿意随时充实知识,如同往昔般急切地追求学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所作,名为《赠李德载》。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励志教育之作,通过对男儿的期望与要求来传达作者对于学问与事业的重视态度。

"男儿当读五车书,辍业应须盖棺日。" 这两句表明诗人认为男子应该广泛地阅读书籍,积累知识到极致,即使到了老年去世时也不得闲着。这是对学问的极端重视,也反映出古代读书人的执着与坚持。

"人生事业要强学,譬彼欲耕须逮湿。" 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将其比喻为农耕一样,必须深入才能收获果实。这强调了积极进取、不断努力的精神。

"李郎落落奇丈夫,美玉应须作圭璧。" 这里诗人赞扬李德载之才华横溢,如同美玉一般,应该被雕琢成精美的圭璧,用以象征其高贵的地位和价值。

最后两句 "请将便腹包五车,汲汲讲摩如故疾。" 则是诗人对李德载提出期望,希望他能够像包裹五车书籍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深刻地内化于心,并且不断地研习和探讨,这样才能达到学问上的高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人物的赞美,展现了古人对于学习、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于人才成长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竹枝词·其一过太湖竹枝歌

第四桥头枫叶青。白龙吹雨浪花鯹。

过桥买酒待月出,今夜夜宿垂虹亭。

(0)

过浦赋竹枝词·其一

通浦灞前春雨晴。大船小船南北行。

凭仗篙师一问讯,归帆已到秀州城。

(0)

竹枝词·其一

溪北溪南春雪消。溪水一夜忽平桥。

明朝艇子载书画,繫在屋前杨柳条。

(0)

千里思

五里复十里一,日不见心萦纡。

何况千里别十,年五年不得书。

君如天上云我,如水中泥云在。

青霄泥在水相,思千里不相知。

(0)

题琴轩

南州有高士,手抱龙门桐。

披襟坐磐石,泠泠和松风。

上弦奏鸣凤,下弦鼓飞鸿。

寄情山水间,所乐无终穷。

(0)

送马文学之惠安教谕

英英马文学,年方三十馀。

秩然瑚琏器,文采玉不如。

昔也未加冠,今焉颇有须。

献艺上春官,司教闽粤墟。

翱翔南溟下,播弄明月珠。

鸿涛际大海,渺在天一隅。

文光射南斗,乐育君子儒。

愿凭青鸟使,寄我空中书。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