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湿清溪路,鸡鸣老树村。
遥山青到眼,细草绿消魂。
野旷迷前渡,云低忆故园。
人生何所似,鸿爪雪中痕。
渔湿清溪路,鸡鸣老树村。
遥山青到眼,细草绿消魂。
野旷迷前渡,云低忆故园。
人生何所似,鸿爪雪中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首联“渔湿清溪路,鸡鸣老树村”,以清溪与老树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晨景。湿漉漉的溪水映照着初升的阳光,鸡鸣声在古老的树间回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和谐的氛围。
颔联“遥山青到眼,细草绿消魂”,进一步拓展画面,将视线延伸至远方的青山,那抹青翠仿佛触手可及,令人心旷神怡。而近处的细草则在绿意中摇曳生姿,似乎能抚慰人的心灵,引发深深的感慨。
颈联“野旷迷前渡,云低忆故园”,诗人站在广阔的田野上,眼前的渡口显得有些迷茫,远处的云层低垂,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尾联“人生何所似,鸿爪雪中痕”,以比喻的手法,将人生的经历比作鸿雁留下的痕迹,在雪地上留下的一道道印记。这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人生如白驹过隙,短暂而珍贵,正如雪地上的鸿爪,虽易逝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
②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③余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④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⑤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⑥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②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
③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④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⑤谈天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⑥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⑦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⑧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②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③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疬,胡为苦留滞。
④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⑤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