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春逾媚,林烟绿一围。
远公容设酒,曾点未成衣。
坐树莺声老,蒸田水气肥。
闲云如有意,故故傍人飞。
野旷春逾媚,林烟绿一围。
远公容设酒,曾点未成衣。
坐树莺声老,蒸田水气肥。
闲云如有意,故故傍人飞。
这首清代诗人郭棻的《春暮张尔戌捕卿招同李书云余铨卢王北山三给谏摩诃庵看杏花(其二)》描绘了春天野外的动人景色和聚会的惬意氛围。首句“野旷春逾媚”展现出春天在空旷之地更加明媚动人,暗示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次句“林烟绿一围”则描绘了绿色的树林被轻烟笼罩,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远公容设酒”借用佛教典故,暗示了友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准备畅饮欢聚。接下来的“曾点未成衣”可能是指曾点未穿好衣服,形象地写出众人在自然中不拘小节的随意状态。坐树聆听莺啼,那声音已略显苍老,显示出季节的更迭;“蒸田水气肥”则描绘了田野间水汽蒸腾,预示着丰年的希望。
最后两句“闲云如有意,故故傍人飞”,以拟人手法赋予闲云以情感,似乎它有意陪伴着人们,增添了相聚时的和谐与乐趣。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日郊游的闲适与诗意,以及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君不见秦王一旅定两京,武功文德致太平。
晚年却爱兰亭字,收拾茧纸归昭陵。
前朝淳化号极治,典章文物焕日星。
遗书购求到笔帖,秘府昼静闻登登。
铜驼翁仲两荆棘,况此烂石何足凭。
当时巳愧千载后,影外之影聊相仍。
即今见此遂希世,古意虽远犹典型。
文章于道固小技,而况字画纪姓名。
痴儿传观竞彷佛,至有呕血求其精。
残编断简无足论,此事自关时废兴。
愿君持此待善价,他年不厌家鸡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