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虽自严,至洁宜若污。
昭昭揭日月,所向将猬如。
天地一阱中,逼仄身亦孤。
游世在虚己,浩荡与时俱。
灵府有天游,环中真道枢。
君子虽自严,至洁宜若污。
昭昭揭日月,所向将猬如。
天地一阱中,逼仄身亦孤。
游世在虚己,浩荡与时俱。
灵府有天游,环中真道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名为《遣怀》。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凉,以及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君子虽自严,至洁宜若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评价的一种无奈和自嘲。即便是品行高尚、为人清廉,也难免被世俗蒙尘,不被人理解。这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悲哀。
“昭昭揭日月,所向将猬如。”这里,“昭昭”形容光明无比,而“揭日月”则是指超越、超过日月之光明。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追求卓尔不群、高洁脱俗的精神状态。而“所向将猬如”,则是说无论走到哪里,都像小动物一样被冷漠与误解包围。
“天地一阱中,逼仄身亦孤。”诗人感慨于自己处在这样一个广大宇宙之中,却又感到自己的孤独和局促。这里的“阱”字,暗示了一种无形的限制和束缚,“逼仄”则表达了这种局促与压迫带来的深切感受。
“游世在虚己,浩荡与时俱。”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中,选择了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世事变迁。这里,“游世”意味着他在世间的漫游,而“虚己”则是指内心的空明与自我超越。“浩荡与时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的豁然接受。
最后两句“灵府有天游,环中真道枢。”可以看作是诗人的精神寄托。他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灵府”指的是心灵的深处,“天游”则是一种超脱物质束缚、自由翱翔的状态。而“环中真道枢”,则意味着在一切变化中寻找不变的真理,诗人将这种追求比作是宇宙运行的轴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杨时深邃的思想和他对人生境遇的独特感受。通过这些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