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崔伯宪谢王正甫遗三灵丸蜀茶》
《依韵和崔伯宪谢王正甫遗三灵丸蜀茶》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一丸道士曾投药,七碗先生亦爱茶。

服久有时轻俗骨,味新应早摘灵芽。

病躯自健遗藤杖,睡眼全醒耐烛花。

可是兼饶诗力壮,芙蓉幕里句堪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cuībǎixiànxièwángzhèngsānlíngwánshǔchá
sòng / qiángzhì

wándàoshìcéngtóuyàowǎnxiānshēngàichá

jiǔyǒushíqīngwèixīnyìngzǎozhāilíng

bìngjiànténgzhàngshuìyǎnquánxǐngnàizhúhuā

shìjiānráoshīzhuàngróngkānjiā

注释
道士:指修道之人,可能指炼丹或修行者。
七碗先生:可能是对爱好饮茶者的尊称,也可能指某位擅长品茶的文化人。
俗骨:指世俗的气质或习气。
灵芽:指珍贵或有灵性的茶叶。
藤杖:古人常用的行走工具,这里可能暗示身体状况。
烛花:蜡烛燃烧后的火花,形容夜晚的照明。
诗力:指诗人的创作能力。
芙蓉幕:可能指华美的帷帐,也可能暗指文人雅集的场所。
翻译
一位道士曾服用过一颗神奇的药丸,七碗先生也深深热爱着茶香。
长期饮用后,有时能去除世俗之气,新鲜的味道应该来自早采的灵异茶叶。
病弱的身体因为这茶而逐渐恢复,连打盹的眼睛也因茶香而完全清醒,耐受烛火的闪烁。
这茶似乎还能增强诗人的创作力,芙蓉帐中的诗句更是值得赞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题为《依韵和崔伯宪谢王正甫遗三灵丸蜀茶》。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朋友赠送的珍贵药材“三灵丸”和蜀地名茶的感激之情。首联“一丸道士曾投药,七碗先生亦爱茶”描绘了道士与爱茶人士的形象,暗示了赠品的不凡来历和品质。

颔联“服久有时轻俗骨,味新应早摘灵芽”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药物和茶叶的功效,认为长期服用能去除俗气,新采的茶叶更是蕴含着神奇的力量。颈联“病躯自健遗藤杖,睡眼全醒耐烛花”描述了诗人身体状况的改善,以及饮茶后精神焕发,即使在昏暗的烛光下也能保持清醒。

尾联“可是兼饶诗力壮,芙蓉幕里句堪嘉”则将话题转向了诗才,言下之意是说,这些药物和茶不仅有益健康,还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在诗歌创作上更加饱满有力,诗句在芙蓉帐幕般的环境中显得尤为出色。

整首诗通过描绘药物和茶的神奇效果,以及它们对诗人生活和创作的积极影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灵源洞

才出尘来尚未知,渐攀藤竹渐临危。

伏流似是龙藏处,古树应无春到时。

谁把石崖齐刬削,直教云气当帘帷。

良工画得犹宜秘,莫与凡夫肉眼窥。

(0)

送张少卿赴召十首·其十

倾倒怜才出至公,吹嘘牙颊自春风。

宽和肯问车裀吐,涵养须知内史聋。

(0)

方竹杖和功远

性禀方外正,人怜节瘦轻。

持携防水潦,杀活奈山精。

直以中圆称,名因义类清。

若将灵寿比,未可贱书生。

(0)

和周湜雪·其四

毰毸乱舞出烟林,落久临阶试浅深。

平尽高低宽眼界,放开虚白见天心。

狂倾月窟愁将竭,厚压坤舆恐未任。

润泽功成本无迹,便回春意欲同寻。

(0)

与沈信翁对饮忆雍节夫高子文

北门昔日吾三友,今日樽前得一人。

雍老滑稽垂白首,高郎文雅最青春。

一飞小篆追秦相,两吐新诗近楚臣。

落落星辰各千里,请君休说恐伤神。

(0)

和钱申伯游东山圣泉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

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