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有六旬,四时周成岁。
排日不可无,问节谁所置。
今朝曰填仓,我实嘉辞义。
耕九要馀三,农政伊古贵。
但思际累洽,户口滋千亿。
日食且不敷,安得馀而积。
譬如应获十,与六收其四。
曰非夺汝物,代汝不足备。
匪爱其实害,言蓄何以异。
三百有六旬,四时周成岁。
排日不可无,问节谁所置。
今朝曰填仓,我实嘉辞义。
耕九要馀三,农政伊古贵。
但思际累洽,户口滋千亿。
日食且不敷,安得馀而积。
譬如应获十,与六收其四。
曰非夺汝物,代汝不足备。
匪爱其实害,言蓄何以异。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填仓日漫题》。诗中以填仓日为背景,探讨了农业与粮食储备的重要性。
首句“三百有六旬,四时周成岁”描绘了一年四季的轮回,强调时间的流转与自然规律的循环。接着,“排日不可无,问节谁所置”提出问题,表达了对时间安排和节日设立的思考。
“今朝曰填仓,我实嘉辞义”点明了填仓日的主题,赞美了这一天的意义。接下来,“耕九要馀三,农政伊古贵”提到古代农业的重要性和耕作策略,强调了剩余粮食对于农业生产的价值。
“但思际累洽,户口滋千亿”表达了对人口增长和国家繁荣的期待,同时也提出了粮食供应的压力。“日食且不敷,安得馀而积”则揭示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引出“譬如应获十,与六收其四”的比喻,说明即使丰收也难以满足需求,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补充。
最后,“曰非夺汝物,代汝不足备”强调了粮食储备的重要性,并指出这不是减少民众粮食,而是为了准备不足的情况。“匪爱其实害,言蓄何以异”则总结了主题,表达了对粮食储备的必要性和价值的理解。
整首诗以填仓日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农业、粮食储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