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天台司马道士》
《寄天台司马道士》全文
唐 / 张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世上求真客,天台去不还。

传闻有仙要,梦寐在兹山。

朱阙青霞断,瑶堂紫月闲。

何时枉飞鹤,笙吹接人间。

(0)
注释
世:世间。
真客:寻求真理的人。
天台:天台山。
去不还:不再返回。
传闻:听说。
仙要:仙人居住。
梦寐:日夜梦想。
兹山:那座山。
朱阙:红色宫殿。
青霞:青色云霞。
瑶堂:紫色殿堂。
紫月:明亮月光。
枉飞鹤:仙鹤降临。
笙吹:笙乐。
接人间:连接人世。
翻译
世间寻求真理的人,决心前往天台山不再返回。
听说那里有仙人居住,我日夜梦想着能在那里见到。
红色宫殿与青色云霞相隔,紫色殿堂与明亮月光相伴。
何时能有仙鹤降临,用笙乐连接人世与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求真客前往天台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和超脱世俗的向往。首句“世上求真客”直接点出了主题,是关于寻找那些追求真理的人的旅程。而“天台去不还”则预示了一种一去不复返的坚定决心,天台山作为道教名山,此处象征着精神的寄托和超越。

“传闻有仙要,梦寐在兹山。”中,“传闻有仙要”表明诗人对天台山的神秘传说充满向往,这里“仙要”指的是仙人的住所。而“梦寐在兹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片仙境的无限憧憬,仿佛连梦中都渴望能够到达那片圣地。

“朱阙青霞断,瑶堂紫月闲。”这两句描写了天台山的美丽景色,“朱阙”指的是红色的宫殿,“青霞”则是云雾缭绕的仙境。诗人用此形容天台山的壮丽景观,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而“瑶堂紫月闲”则更深入地描绘了那里的静谧与神秘,“瑶堂”指的是美丽的宫殿,“紫月”则是夜晚清澈的月光,这里强调了一种悠闲自得的仙境生活。

“何时枉飞鹤,笙吹接人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世隔绝、通往仙界的渴望,“何时”表达的是时间上的期待,“枉飞鹤”则是传说中能够连接天地的神鹤,而“笙吹接人间”则是希望通过音乐(笙是一种古代乐器)的力量,将仙境与人间相连,实现精神上的沟通。

整首诗通过对天台山景色的描写和对仙境生活的憧憬,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真理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张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滋阳道中

征车向晓出城东,驿路迢迢去不穷。

茅屋近通颜子巷,云山遥护鲁王宫。

半溪衰柳清霜后,几处鸣蝉落照中。

乡思不堪肠欲断,汶河桥上数归鸿。

(0)

题济宁公馆壁间山水柬董宪副国器

良工绘画应擅名,故向粉壁施丹青。

青峦碧嶂粲如绮,溪桥流水空泠泠。

烟树苍茫隐台阁,白昼寒风起岩壑。

两峰嵯峨插九霄,飞瀑一帘半空落。

古松偃蹇石崔嵬,小舟荡漾江水隈。

春云如波扫不去,野花含笑年年开。

我本当时云路客。到处山川多阅历。

远观恍若太华之三峰,气势峥嵘薄星日。

近观又似东岱之天门,悬崖双扇凌绝壁。

平生逸兴独超然,静坐对之纷虑释。

美人高趣倘在兹,乞归同买谢公屐。

(0)

竹枝词·其一

月落秭归啼树头,巴江日夜自东流。

百丈牵船上滩去,风波节节替郎愁。

(0)

湘南即事

芦荻花飘杨柳衰,云山望望隔京师。

湘南自古多离恨,况是猿啼雁叫时。

(0)

赠崔九

长铗弹时对酒歌,青云路远欲如何。

黄金已觉床头少,白发空怜镜里多。

(0)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此日成长别,茫茫度几秋。

湘潭今夜月,惆怅独登楼。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