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题五首·其三》
《无题五首·其三》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一天悽怆事,此恨极难裁。

骨纵已成土,心终不肯灰。

毒蛇嘘树死,怨鸟哭春哀。

处处山东老,悬情汉诏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无题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与无奈。诗人以“一天悽怆事”开篇,直接点明了情感基调,随后通过“此恨极难裁”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痛苦难以排解。接着,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骨纵已成土,心终不肯灰”这一对偶句,形象地表达了即使肉体消逝,但心中的情感与信念依然坚韧不灭。

“毒蛇嘘树死,怨鸟哭春哀”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毒蛇和怨鸟,来映射人间的痛苦与哀伤,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最后,“处处山东老,悬情汉诏来”则暗示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与对朝廷召唤的复杂心情,既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也流露出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睿恩新

归鸿心事比云冷。残泪点、逝波俱凝。

尽霜枫、强弄春红,一叶叶、暗彫心影。

梦里若耶如镜。秋水淬、剑花霜莹。

待明朝、归事猿公,更手种、菱丝万顷。

(0)

望江南·其六

江湖老,载酒一年年。

体素微妨耽绮语,贪多宁独是诗篇。宗派浙河先。

(0)

望江南·其一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

湘真老,断代殿朱明。

不信明珠生海峤,江南哀怨总难平。愁绝庾兰成。

(0)

金缕曲

数点篱头雨。湿年光、如尘似梦,雁声将去。

惨结秋阴朦胧月,隐印苔花夕步。

更著袂、清寒如许。

莫费乡园丛菊泪,伴孤云、老卧沧江暮,持此意,问鸥鹭。

盈盈一水终无语。尽留连、沙昏石冷,旧盟谁主。

试俯清漪窥衰鬓,犹带十年尘土。

剩对立、鵁鶄媚妩。

万事一身惟足懒,又支筇、数尽池东树。

鸦阵起,为谁舞。

(0)

阮郎归.月夜维舟楞伽峡,山水幽夐,孟东野石龙涡诗序云,四壁千仞,散泉如雨,仿佛遇之

千蕖无蒂著岩坳。飞帘喷雪消。

湿云双束怒厓高,春湍不敢豪。烟橹阁,水镫飘。

幽猿三两号。骖鸾仙路夜谁招。月华摇凤箫。

(0)

喜迁莺.用梅溪韵

玉虫寒滴。照落梅帘户,浅春犹隔。

恻恻生衣,迢迢促漏,人定水沈烟直。

做成情味苦长,忍俊镜奁颜色。

倦吟罢、伴西楼坠月,今夜愁客。欢迹。忍泪忆。

几许旧家,点检閒箫笛。

凤屧轻尘,鸾钗密绪,吟入怨红悽碧。

也思寻梦去,花外路、何曾经历。

睡未著,又一襟、乱愁无隙。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