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悽怆事,此恨极难裁。
骨纵已成土,心终不肯灰。
毒蛇嘘树死,怨鸟哭春哀。
处处山东老,悬情汉诏来。
一天悽怆事,此恨极难裁。
骨纵已成土,心终不肯灰。
毒蛇嘘树死,怨鸟哭春哀。
处处山东老,悬情汉诏来。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无题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与无奈。诗人以“一天悽怆事”开篇,直接点明了情感基调,随后通过“此恨极难裁”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痛苦难以排解。接着,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骨纵已成土,心终不肯灰”这一对偶句,形象地表达了即使肉体消逝,但心中的情感与信念依然坚韧不灭。
“毒蛇嘘树死,怨鸟哭春哀”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毒蛇和怨鸟,来映射人间的痛苦与哀伤,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最后,“处处山东老,悬情汉诏来”则暗示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与对朝廷召唤的复杂心情,既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也流露出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数点篱头雨。湿年光、如尘似梦,雁声将去。
惨结秋阴朦胧月,隐印苔花夕步。
更著袂、清寒如许。
莫费乡园丛菊泪,伴孤云、老卧沧江暮,持此意,问鸥鹭。
盈盈一水终无语。尽留连、沙昏石冷,旧盟谁主。
试俯清漪窥衰鬓,犹带十年尘土。
剩对立、鵁鶄媚妩。
万事一身惟足懒,又支筇、数尽池东树。
鸦阵起,为谁舞。
玉虫寒滴。照落梅帘户,浅春犹隔。
恻恻生衣,迢迢促漏,人定水沈烟直。
做成情味苦长,忍俊镜奁颜色。
倦吟罢、伴西楼坠月,今夜愁客。欢迹。忍泪忆。
几许旧家,点检閒箫笛。
凤屧轻尘,鸾钗密绪,吟入怨红悽碧。
也思寻梦去,花外路、何曾经历。
睡未著,又一襟、乱愁无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