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向山郭,江蓠满意馨。
远云收海雨,独树隐沙汀。
桑椹累累紫,杉栽处处青。
夜投宝觉寺,重上竹西亭。
驿路向山郭,江蓠满意馨。
远云收海雨,独树隐沙汀。
桑椹累累紫,杉栽处处青。
夜投宝觉寺,重上竹西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投宿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环境。首句"驿路向山郭"点明了行旅的路线,向着山城延伸,显示出旅途的艰辛与期待。"江蓠满意馨"则通过江边的香草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自然的赞赏,"满意"二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
"远云收海雨"暗示着雨过天晴,远处的乌云散去,海面上的雨水被阳光蒸发,景象清新。"独树隐沙汀"进一步描绘了孤独的一棵树隐藏在沙滩的角落,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桑椹累累紫"描绘了成熟的桑葚挂满枝头,呈现出一片紫色的丰收景象,色彩鲜明。"杉栽处处青"则展示了大片翠绿的杉树林,生机盎然。
最后两句"夜投宝觉寺,重上竹西亭"点出诗人夜晚投宿在宝觉寺,次日清晨又来到竹西亭,可能是在回味或期待新的旅程。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钤山四绕青谽谺,袁江一线盘修蛇。
东西峡口两洪束,县城中裹如莲花。
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严家。
早年登第竞名誉,追逐何李矜浮华。
归来筑室此山顶,图史枕胙旁人夸。
青词晚岁博金铉,万事横决如抟沙。
文章不掩孔雀毒,膝下豺虎兼娄豭。
读书不识忠孝字,廿年辛苦何为耶?
立身一败愧乡里,至今齿冷千秋哗。
清江六月烧晚霞,长桥终古缘城斜。
熏天之势竟安在,徒令吊古兴咨嗟。
惨目复惨目,掩涕入汝房。
揽镜泣孤影,抚枕悲残芳。
嫁衣亦已敝,绣幕无时张。
箜篌遗素壁,刀尺缄空箱。
种种感故物,脉脉想容光。
忆汝初归时,盛饰拜姑嫜。
锱铢今何有,毁弃坐我穷。
往余客京师,心念第三郎。
料知需玩弄,买来小银铛。
封题托鸿羽,更著书数行。
嗟我寄未到,此子先夭殇。
汝每持以泣,因之汝亦亡。
那更复见此,能不摧肝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