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四大秦寺》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四大秦寺》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

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

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

原田浩如海,滚滚尽东倾。

(0)
注释
晃荡:动荡不稳。
平川:平坦的原野。
坡陀:起伏的山坡。
翠麓:青翠的山脚。
孤塔:孤立的高塔。
迥:遥远,突出。
乱山:杂乱的山峰。
信足:足够,满足于。
幽寻:幽深的探索。
临风:面对着风。
原田:田野。
浩如海:广阔得像海一样。
滚滚:水流不断。
东倾:向东流去。
翻译
广袤的平原尽头延伸开去,山坡上绿树连绵
忽然看见一座孤独的高塔,矗立在杂乱的山峦之中格外醒目
信步深入这幽静的探索,让风吹过时我却惊讶地停下
广阔的田野像大海一样辽阔,水流滚滚向东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两句,勾勒出一片开阔的平川和连绵的青山,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接下来,“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写出了诗人偶遇一座孤零零的塔,塔尖指向错落复杂的山峰,显得格外清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诗人以坚定的步伐深入自然之中,仿佛在追寻某种遥远而又神秘的事物。然而,当他站在风中,忽然有一种惊觉,这可能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可能是对生命旅途的深刻体会。

最后,“原田浩如海,滚滚尽东倾”一句,以壮阔的笔触描绘出一片如同大海般广阔的田野,波浪般的谷穗向东流去,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可能寓含着诗人对未来、对生命力的无限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同时,诗中对远和高的追寻,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观海操有感

雨暗铜驼泪满巾,千峰戎马万家贫。

婴儿坝上成何事,豺虎山中亦易驯。

呕哑楼船驱海若,飘飖旗帜骇游人。

不知水战谁周瑜,受赏还教报捷新。

(0)

溪居漫述十咏和施处士·其九

飞花满眼点澄津,把钓残红度晚春。

竿上每怜鱼不饵,江头空有鹤随人。

开尊香扑梅花雪,烹茗烟飘竹杪云。

懊恼宫商才数曲,不堪邻笛乱清闻。

(0)

和章岩周少参赠行之作

十载梅花覆海涯,也寻僧寺到南华。

尊前宝箓闻新论,榜上云龙说故家。

迹远且邀鸥作侣,身閒偏爱鹿随车。

春光何限临岐念,相忆桃溪钓锦霞。

(0)

胡象江佥宪召饯临元道

公才当世称无双,战捷龙门众士降。

旋握旌旄开帅府,便从樽俎殪侯王。

东闽光揭文衡日,洱水尘清宪节霜。

闻说肤功归疏草,伫看调鼎赞虞唐。

(0)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其十

荷锸野夫淘浅水,悬鹑羸妇出深村。

沙滩岂有金银气,筐筥空存草木根。

(0)

再和俨山韵二首·其一

凤城西下久为家,铃阁前头半是花。

秀色不随庭草变,交枝遥带禁烟斜。

杯香冉冉风生席,窗影离离月在纱。

谁道岁寒易摇落,五云多处更妍华。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