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事·其三》
《书事·其三》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能閒无健羡,可饱即珍烹。

成我耕桑计,欣儿课诵声。

横戈真不武,敛袂亦难平。

苦欲劳工宰,此生无我生。

(0)
翻译
能够悠闲没有竞争之心,满足就享受精心烹饪的美食。
这足以支撑我农耕和养蚕的生活,听着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我心欢喜。
放下武器确实算不上勇武,但克制情绪也并非易事。
我渴望能让劳动者得到休息,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生存。
注释
能:有闲暇。
閒:闲暇。
无:没有。
健羡:竞争或羡慕。
可:可以。
饱:满足。
即:就。
珍烹:精心烹饪。
成:成为。
我:我。
耕桑:农耕和养蚕。
计:计划或谋生方式。
欣:高兴。
儿:孩子。
课诵声:读书声。
横戈:横持武器。
真:确实。
不武:不算勇武。
敛袂:收起衣袖,表示谦逊或克制。
难平:难以平静。
苦:深深。
欲:想要。
劳工宰:让劳动者得到休息。
此生:这种生活。
无我生:没有我自己的生存。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书事》之三,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流谦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能閒无健羡,可饱即珍烹。"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享受生活中的一些小乐趣,但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过度奢侈的不屑一顾。

"成我耕桑计,欣儿课诵声。" 这两句则表明诗人对农业生产有所规划和期望,同时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

"横戈真不武,敛袂亦难平。" 这两句通过对军事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暴力的厌恶,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两句 "苦欲劳工宰,此生无我生。" 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辛勤工作、自食其力的态度,同时也强调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哲学,认为个人的生命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个人理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重视家庭教育以及内心追求和平与宁静的心态。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杨花

二月韶光丽,迎来满路花。

迎风身更活,弄日影偏斜。

一径余春意,三分逐水涯。

笑他飘泊甚,到处即为家。

(0)

登惠山绝顶

纵目疑无地,抬头只有天。

一身云雾拥,暝色上峰巅。

(0)

客中感怀四首·其四

今来事事动人愁,景物萧条宿雨收。

试看陌头杨柳色,晚烟一抹不胜秋。

(0)

拟游惠山雨阻不果

踏石穿林翠接天,拟携双屐度云烟。

无端十日连绵雨,洗尽游思湖水边。

(0)

铜厂

迢遥石径马蹄轻,寂寞空山瘴雾横。

十里斧巾千树烬,一炉煅火半天明。

巨灵效顺施工易,萧相遣谋转运行。

圜法民生关系重,漫嫌劳费议纷更。

(0)

早发邯郸

斜月疏星玉漏残,平明策马过邯郸。

南来故国依稀认,西去云山次第看。

鸿爪已留千里迹,鸡声还带五更寒。

缘何来借仙人枕,为怕深宵梦不安。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