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岳黄山千万峰,峰峰云气欲如龙。
平将远势凌天目,雅有高名配岱宗。
风光旧属囊中草,岁月新收脚底筇。
应作青莲李居士,九华拈出九芙蓉。
白岳黄山千万峰,峰峰云气欲如龙。
平将远势凌天目,雅有高名配岱宗。
风光旧属囊中草,岁月新收脚底筇。
应作青莲李居士,九华拈出九芙蓉。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送皇甫子循游黄山白岳诸胜地得一律》。诗中描绘了对黄山与白岳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向往。
首联“白岳黄山千万峰,峰峰云气欲如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山与白岳的壮观景象,千峰万仞,云雾缭绕,仿佛是腾空而起的巨龙,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颔联“平将远势凌天目,雅有高名配岱宗”,进一步描述了黄山与白岳的地理位置与崇高地位。它们不仅超越了天目山的辽阔视野,其名声也与泰山相媲美,象征着卓越与尊贵。
颈联“风光旧属囊中草,岁月新收脚底筇”,表达了对黄山与白岳独特风光的赞叹。这里的“囊中草”比喻过去对这些美景的认知,而“脚底筇”则暗示了诗人亲自踏访并体验这些自然奇观的喜悦与感慨。
尾联“应作青莲李居士,九华拈出九芙蓉”,以唐代诗人李白为喻,表达了对皇甫子循能够亲临黄山与白岳,领略其美景的羡慕之情。同时,“九华”与“九芙蓉”分别指代黄山与白岳的九十九座主峰,形象地描绘了黄山的壮丽与繁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黄山与白岳的壮丽景色,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学馆坐无事,故书聊复看。
披文既荟蕞,寻义亦泮涣。
趋前后已逸,顾旧新辄窜。
万言虽毕陈,一理竟未贯。
往往未终卷,心目已溃乱。
置书敛视听,境地甚澄晏。
《易》、《书》、《诗》、《春秋》,辞简义亦焕。
緌书言五千,隐约可徐玩。
奈何百家言,磊磊叠几案。
绵延比葛藟,根远益缠绊。
遂令矜名士,摹放如习幻。
雕刳出葩卉,缀缉呈组纂。
悦目效女美,饫口匪刍豢。
推以合身心,宜若霄壤判。
吾欲尽其文,掇取归炉炭。
观心胜观书,矹矹坐夜旦。
濯秽来清澄,磨昏出璀璨。
绵绵春云舒,炯炯秋月烂。
咏歌成文章,昭倬比云汉。
往者予弗及,来者予何惮。
作诗示朋曹,无乃骇童丱。
《读子书作》【明·周子谅】学馆坐无事,故书聊复看。披文既荟蕞,寻义亦泮涣。趋前后已逸,顾旧新辄窜。万言虽毕陈,一理竟未贯。往往未终卷,心目已溃乱。置书敛视听,境地甚澄晏。《易》、《书》、《诗》、《春秋》,辞简义亦焕。緌书言五千,隐约可徐玩。奈何百家言,磊磊叠几案。绵延比葛藟,根远益缠绊。遂令矜名士,摹放如习幻。雕刳出葩卉,缀缉呈组纂。悦目效女美,饫口匪刍豢。推以合身心,宜若霄壤判。吾欲尽其文,掇取归炉炭。观心胜观书,矹矹坐夜旦。濯秽来清澄,磨昏出璀璨。绵绵春云舒,炯炯秋月烂。咏歌成文章,昭倬比云汉。往者予弗及,来者予何惮。作诗示朋曹,无乃骇童丱。
https://shici.929r.com/shici/tALRgp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