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腮过尽度厓门,万木参天白日昏。
石磴嶙峋春雨滑,碧岩迢递湿云屯。
当年孝子应回辄,今日孤臣合断魂。
何事区区不归去,消埃曾未答君恩。
小腮过尽度厓门,万木参天白日昏。
石磴嶙峋春雨滑,碧岩迢递湿云屯。
当年孝子应回辄,今日孤臣合断魂。
何事区区不归去,消埃曾未答君恩。
这首诗描绘了厓门坡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首联“小腮过尽度厓门,万木参天白日昏”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树木的茂盛,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颔联“石磴嶙峋春雨滑,碧岩迢递湿云屯”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石阶的崎岖与岩石在春雨中的湿润景象,以及远处云雾缭绕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
颈联“当年孝子应回辄,今日孤臣合断魂”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相融合,通过对比“孝子”的回归与“孤臣”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忠诚与孝道的颂扬。尾联“何事区区不归去,消埃曾未答君恩”则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为何那些忠诚之士不能回到故乡,未能回报君主的恩泽,流露出对历史悲剧的哀叹与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厓门坡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忠诚、孝道与报国之情的赞美。
荔枝龙眼真并驱,大乔小乔两名姝。
先生后生伯仲耳,胡为呼汝荔枝奴。
魏文珍异特有诏,君谟遗落不作图。
秋风弱弱吹正熟,枝头万颗骊龙珠。
黄金包子乍擘破,容色莹洁滑腻肤。
百果羞缩不敢前,玉液入口风味孤。
我欲荐之九重备玉食,又恐如汉十里一置,五里一堠,人马俱毙长安衢。
宁教置身炎州幽侧地,不与杨梅庐橘争献承明庐。
独不闻苏子当年有至论,蛮荒非汝辱,倖免妃子污。
至今为汝数传诵,千载一洗旁挺诬。
秋风飒飒林木空,吴山楚山千万重,湛湛江水上有枫。
念君游行远从戎,不遑宁居走西东,寂寞空闺敞房栊。
独宿涕泪沾襟胸,怅望不见忧怔忡。
长云遥天叫孤鸿,哀音嗷嗷思无穷。
黄姑斜河夜正中,牵牛七襄淡横从,夫君胡为苦匆匆。
举目云遥雁杳,玉人何在,不尽悲凉。
萧萧风雨,秋期又近重阳。
井梧飘、生憎待凤,篱菊把、孤负传觞。黯相望。
山花山鸟,分付谁行。思量。
南来北往,几翻风浪,几度星霜。
襟期皓首,素衣何处惹尘黄。
谢醴筵、先几罔测,抱芳芷、旧恨难忘。悄更长。
关山月冷,梦断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