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潇潇雨.芭蕉》
《潇潇雨.芭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八声甘州

无端窗外,种惹深秋,不断雨声来。

更朝朝暮暮,一心未展,复一心开。

叶叶虽乾不落,更助竹风哀。

萧瑟谁能听,月下徘徊。

且喜抽花艳甚,似芙蓉千瓣,一夕惊雷。

有瀼瀼露滴,堪取入瑶杯。

成香牙、得霜方熟,与蒲桃、颗颗浸春醅。

绿天里、拼凄凉但,白玉山颓。

(0)
鉴赏

这首《潇潇雨·芭蕉》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芭蕉为载体,描绘了深秋时节雨声不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婉的氛围。

首句“无端窗外,种惹深秋,不断雨声来”,以“无端”二字开头,表达了诗人对深秋季节突然降临的雨声的意外和无奈。接着,“更朝朝暮暮,一心未展,复一心开”,通过对比“未展”与“开”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既有对雨声的烦躁,也有对雨后可能带来新景象的期待。

“叶叶虽乾不落,更助竹风哀”,描述了芭蕉叶在雨中虽已干枯却依然挺立,与竹子一起在风雨中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接下来,“萧瑟谁能听,月下徘徊”,诗人独自在月光下徘徊,倾听这萧瑟的雨声,表达了孤独与哀愁的情绪。

“且喜抽花艳甚,似芙蓉千瓣,一夕惊雷”,在雨后的寂静中,诗人惊喜地发现芭蕉抽出的新芽如同千瓣芙蓉,在雷声中绽放,这一转折带来了希望与生机的象征。最后,“有瀼瀼露滴,堪取入瑶杯。成香牙、得霜方熟,与蒲桃、颗颗浸春醅。绿天里、拼凄凉但,白玉山颓”,诗人借露珠、香牙、蒲桃等意象,表达了即使在凄凉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命的美好与希望,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深秋雨季中的独特韵味,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坚韧与希望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答陈天游

淑气回南纪,文星傍省堂。

犹县沧海月,留照紫薇郎。

学道防衰晚,愁时应帝王。

思君直咫尺,一夕鬓毛苍。

(0)

山人

吕公嘉遁处,云鸟静相亲。

日与嵇中散,沈冥山水滨。

雁荡斜连海,桃源直避秦。

斋居玩易理,龙性可能驯。

(0)

薛君采见过

薛稷过逢日,新诗向我传。

聊炊太仓米,一诵陜郊篇。

薄宦虚谈剑,危时合引年。

秋风下沧海,掷置广文毡。

(0)

送人归渤海

尔去秦台上,秦台秋正繁。

城深渤海郡,草歇乐陵原。

蓬阁风云至,若华波浪翻。

看君有道气,早晚共腾骞。

(0)

岁暮寻天台山水

桃源未可极,天台烟雾深。

行歌白雪调,坐见赤霞心。

草次千峰会,鸿蒙万壑阴。

藏身一大事,聊观世人音。

(0)

闻汀漳罢兵二首·其一

整整汀漳戍,群凶复听招。

频闻洗兵马,不见返渔樵。

猰㺄终难狎,貔貅漫独骄。

皇情近忧豁,氛䘲若为销。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