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嘉遁处,云鸟静相亲。
日与嵇中散,沈冥山水滨。
雁荡斜连海,桃源直避秦。
斋居玩易理,龙性可能驯。
吕公嘉遁处,云鸟静相亲。
日与嵇中散,沈冥山水滨。
雁荡斜连海,桃源直避秦。
斋居玩易理,龙性可能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首句“吕公嘉遁处,云鸟静相亲”点出隐士所居之地的宁静与祥和,云鸟相伴,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伴侣。接下来,“日与嵇中散,沈冥山水滨”一句,通过将隐士与古代高士嵇康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与山水为伴,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雁荡斜连海,桃源直避秦”两句,运用了典故,雁荡山与桃花源分别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理想之地,前者连接大海,后者避世秦朝,都表达了对远离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最后,“斋居玩易理,龙性可能驯”则揭示了隐士内心的修为与追求,斋居生活,研习《周易》的哲理,试图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间万物,如同驯服了龙性一般,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智慧与内敛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自由与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在复杂社会背景下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