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爵服人人别,不信弦歌个个同。
指点苕溪归棹远,西风吹梦藕花中。
要知爵服人人别,不信弦歌个个同。
指点苕溪归棹远,西风吹梦藕花中。
这首诗是宋代韩淲所作的《次韵子功赠王玉山(其一)》。诗中描绘了对身份与音乐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远方和梦境的向往。
首句“要知爵服人人别”,意在强调社会地位与个人身份的差异,每个人穿着的官服都各具特色,象征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与地位。接着,“不信弦歌个个同”则表达了对音乐艺术多样性的肯定,认为即便是相同的乐器演奏或歌唱,每个人的表现也各有千秋,体现了艺术创作的个性化与独特性。
“指点苕溪归棹远”,诗人通过苕溪这一自然景观,寄托了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苕溪作为一条河流,象征着旅程与探索,而“归棹远”则暗示了对归家之途的期待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最后,“西风吹梦藕花中”,以西风与藕花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浪漫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西风不仅吹动了藕花,也吹拂着诗人的思绪与梦想,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服饰、音乐、自然景观及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个体差异、艺术多样性、远方探索与内心梦想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意味,同时也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皎皎周郎玉雪妍,由来相裔故多贤。
家藏文字三千卷,市隐才名四十年。
当户蓬蒿深过雨,满庭荆树艳晴烟。
向来对酒题诗处,尚想虚庭一榻悬。
忆昨过从思洒然,南溪亭子石桥边。
荷花解语偏宜醉,蒲叶堪书渐可编。
歌罢綵云疏雨外,坐看流水画堂前。
可能清夜仍留客,入馔溪鱼个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