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西楼、曲屏暮霭,记得烛花红处。
自心字香消、彩云飞散,苹踪难聚。
春水画桥,烟溪芳草,夜夜相思路。
怅重来、情事依然,惟有半帘淡月,照人离绪。
酒阑后、无聊短梦,尚逐紫箫声去。
杨柳梢头,寒梅影里,曾看弓弯舞。
想章台信杳,凄凉京兆眉妩。
啼帕遗红,唾裙留碧、憔悴莺花主。
倩谁传、桃叶桃根,断肠新句。
上西楼、曲屏暮霭,记得烛花红处。
自心字香消、彩云飞散,苹踪难聚。
春水画桥,烟溪芳草,夜夜相思路。
怅重来、情事依然,惟有半帘淡月,照人离绪。
酒阑后、无聊短梦,尚逐紫箫声去。
杨柳梢头,寒梅影里,曾看弓弯舞。
想章台信杳,凄凉京兆眉妩。
啼帕遗红,唾裙留碧、憔悴莺花主。
倩谁传、桃叶桃根,断肠新句。
这首明代冯鼎位的《子夜歌》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凄美的画面。上片以“曲屏暮霭”起笔,回忆往昔在西楼与心爱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烛光映照下的红烛和飘散的彩云,象征着爱情的短暂与易逝。接着,词人感叹佳人已离去,只剩下半帘淡月照着离别后的孤寂。
下片写酒醒后的无尽思念,紫箫声中寄托着对过去的追忆。词人想象她在杨柳寒梅的幽静环境中,曾经的欢笑与舞动如今只能在记忆中重现。他想象她远在他乡,信笺杳无音讯,令人心生悲凉。最后,词人借桃叶桃根的典故,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思念和创作出的新词,希望能有人传递这断肠之情。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旧日恋情的怀念和对远方恋人的牵挂,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