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至淮阴,三百六十里。
中虽隔一江,风便雨日耳。
奈何上水船,逆流不得驶。
长雨与阑风,行行且止止。
舟子亦坐愁,湿衣堆船尾。
炊烟满篷窗,卧倒呼不起。
妇子相诟谇,明日已无米。
火伴想怨尤,路滑伤将指。
吾生多迍邅,行路亦如此。
温语劳长年,穷薄吾累尔。
京口至淮阴,三百六十里。
中虽隔一江,风便雨日耳。
奈何上水船,逆流不得驶。
长雨与阑风,行行且止止。
舟子亦坐愁,湿衣堆船尾。
炊烟满篷窗,卧倒呼不起。
妇子相诟谇,明日已无米。
火伴想怨尤,路滑伤将指。
吾生多迍邅,行路亦如此。
温语劳长年,穷薄吾累尔。
这首清代诗人郭麟的《舟中杂诗(其一)》描绘了舟行三百六十里京口至淮阴途中所遭遇的艰辛。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顺流而下的期待与逆流而上的困境之间的对比。江风阻挠,连绵的雨和频繁的停顿使得船只无法快速前行,舟子愁苦,衣物湿透,炊烟弥漫,生活困顿,家人争吵,甚至担心同伴的抱怨和自身行走的艰难。诗人感慨自己的人生多舛,如同这行路一般坎坷,对舟子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自责,言语间流露出生活的艰辛和人情的温暖。整首诗以舟行寓言人生,富有哲理,体现了清代诗歌的质朴情感和生活写实风格。
世途过欲尽,古道尚堪存。
九折官非晚,群言望益尊。
故人推毂分,明主赐环恩。
日月闽山破,风云瘴海吞。
未论台斗象,聊息太池鲲。
名到朱门失,声先墨吏奔。
法真无上下,身且信乾坤。
鳌顶如探璧,裁诗可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