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收晓露传,微风水面送轻寒。
新荷才点田田叶,激石微添细细湍。
团殿平临紫虚表,趯台南指绿云端。
泊舟底识添游兴,岸柳烟丝润未乾。
宿雨初收晓露传,微风水面送轻寒。
新荷才点田田叶,激石微添细细湍。
团殿平临紫虚表,趯台南指绿云端。
泊舟底识添游兴,岸柳烟丝润未乾。
此诗描绘了晨曦中太液池泛舟的景象,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宿雨初收晓露传”,开篇即以“宿雨”与“晓露”两词,巧妙地勾勒出清晨雨后露珠初现的清新氛围,为整幅画面铺垫了静谧而湿润的基调。
“微风水面送轻寒”,紧随其后,通过“微风”与“轻寒”描绘出水面微波荡漾,带来一丝凉意的景象,既表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环境的宜人。
“新荷才点田田叶,激石微添细细湍”,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池中的荷花与水流。新长的荷叶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轻点,而水流经过石头时,激起细小的波纹,动静结合,生动展现了夏日池塘的生机与活力。
“团殿平临紫虚表,趯台南指绿云端”,这两句转而描写远处的景致。团殿高耸,似乎直抵天空,与绿云相接,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向往。
“泊舟底识添游兴,岸柳烟丝润未乾”,最后两句以泊舟和岸边的柳树作为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泛舟场景,还通过“烟丝润未乾”这一细节,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湿润与朦胧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因美景而生的游兴未尽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太液池清晨泛舟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又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