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当此夕,灯火万家稠。
有客歌黄竹,游人已白头。
花迷梁苑树,兴尽剡溪舟。
尚惜千金夜,迎寒白更浮。
□弦当此夕,灯火万家稠。
有客歌黄竹,游人已白头。
花迷梁苑树,兴尽剡溪舟。
尚惜千金夜,迎寒白更浮。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在赣江边的雪景,以及诗人所感受到的凄凉与感慨。首句“弦当此夕”,以弦月比喻时间的流逝,点出特定的夜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灯火万家稠”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通明的热闹景象,与后文的“白头”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有客歌黄竹,游人已白头”两句,通过“客”与“游人”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黄竹”典出《汉书》,常用来象征哀伤或悼念,此处借以表达客人的哀歌,也暗含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游人已白头”则直接点明了岁月的无情,即使在欢庆的节日里,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
“花迷梁苑树,兴尽剡溪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色。梁苑是古代的园林,此处用“花迷”形容夜晚的景色,仿佛花朵在月光下迷离,增添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而“兴尽剡溪舟”则可能是指诗人乘舟游览剡溪,享受着夜色中的宁静与美好,但“兴尽”二字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似乎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最后,“尚惜千金夜,迎寒白更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也愿意花费千金来享受这难得的时刻。而“白更浮”可能是指酒杯中泛起的泡沫,也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隐喻,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羡尔荆高革,频年燕市居。
悲歌人不问,击筑意何如。
愁得尊前缓,春从柳上舒。
庭飞梁苑雪,吾忆楚江渔。
寂寞思玄赋,萧条谏猎书。
谁其鸿鹄志,俗已凤麟疏。
兵革中原满,星辰北斗虚。
相看千古色,涕泪满长裾。
如何避世者,对此蓟门烟。
贾谊浮湘日,长卿授简年。
畏途殊惨淡,末路遂迍邅。
双鬓莽垂白,孤悰惟问玄。
逍遥疑悟道,清净类逃禅。
迹岂渔樵隐,名将鹿豕全。
紫霞随意好,明月向人员。
不得从君去,羁愁倍可怜。
大雅久寂寥,作者徒纵横。
之子起海岳,吾道维其盟。
中心寡所谐,长揖谢群英。
眷言二三子,斗酒欢相迎。
冥意何可测,奇语频自惊。
仰并云霞翔,俯与江河倾。
高明坠白日,非君谁与擎。
瑶篇一以出,纷纷出时名。
譬彼韶濩奏,缶音空尔鸣。
功名亦垂世,无乃非其情。